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6章 博弈,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后自然十分驚訝。她雖然擅妒,但並不干政。在弘治朝就是這樣,正德朝就更不必說了。
對於先帝留下的幾個老人,太后都是很信任的。
自家人自家知,弟弟張鶴齡和謝慎有嫌隙,張皇后雖然偏袒弟弟但也不好過於打壓謝慎。
但都察院言官們接連上呈的奏疏讓太后改變了看法。難道這個謝慎真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太后覺得自己佔了理,自然要“公報私仇”一番,當即把正德皇帝招來一番長談。
皇帝雖然不居住在紫禁城,但太后召見還是不敢怠慢的。
大明以孝治天下,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天子自然要為臣民做出表率。
普通百姓的孩子都知道父母呼,應勿緩,作為君父正德皇帝自然不能懈怠。
正德皇帝出了豹房,在一干侍從的簇擁下進了紫禁城,乘著步輦來到太后寢宮。
皇帝本以為是太后催促他大婚,畢竟冊立皇后不管對他個人還是大明朝都是極為重要的。
這不僅僅是皇帝的私事,更是國本大事。
但讓正德皇帝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太后來找他並不是為了此事而是另一件事,事關他的先生,東閣大學士謝慎。
“皇帝,不是本宮袒護你舅舅,這件事你舅舅也是為了大明朝著想。皇帝若是寵幸奸佞,朝政必將荒廢啊。這謝慎身為宰輔,不思為君分憂,卻推舉這麼一個宵小到皇帝身邊,本宮真是覺得寒心。”
正德皇帝被說的一愣一愣,也接不上話。
良久他才試探著說道:“母后,這江彬不是宵小。謝先生推舉他是為國舉賢。”
張太后早已經先入為主,哪裡會聽正德辯解,她面容一冷道:“什麼為國舉賢,你倒是說說他賢在哪裡?”
正德皇帝面色漲得通紅,卻是壓下心中的慌張道:“江彬向朕諫言,設立大同,宣府,遼東,延綏四鎮總督,總領邊防,以此抵禦韃靼人。”
說到底張太后不過是個婦道人家,對於治國理政的這些方針大略並不理解。
她愣了愣道:“這江彬不過是個蔚州指揮僉事,怎麼能有如此見解?”
正德皇帝卻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慷慨道:“這恰恰說明了朝廷不能人盡其用。有才幹的臣子不能發揮作用,這更需要謝先生這樣的人舉薦啊。”
張太后不知怎麼就被繞了進去,只覺得一陣眩暈。
“真像你說的那般,為何那麼多言官會彈劾謝慎?”
正德咬牙道:“一定是有人要陷害先生,兒臣以為應該把這些彈劾先生的人全部廷杖!”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