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6章 聚兵沙洲,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大明朝廷來說這絕對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情。
最直接的好處是可以解決軍糧緊缺的問題,再就是富商辦廠織造出的布匹、絲綢出售能帶來不少的稅收,還能促進貨物流通,平抑物價。
而大明朝廷付出的只是幾個名額而已。
名額這種東西都是虛的,你不授予這些富商還不是爛在自己手裡,遠不如變現來的划算。
“還能這樣?”
朱厚照直是驚得目瞪口呆。
為什麼謝慎就能想到這些,他就想不到呢。
深思熟慮了一番,朱厚照大手一揮道:“就這麼辦!不過看來和亦力把裡之間的戰爭得往後放放了。等籌措到了足夠的糧草,再行開戰也不遲。眼下,還是得教訓教訓這幫吐魯番蠻夷。”
......
......
文官、太監、富商。
這是左右明末政局的三股勢力,但在正德年間商人的重要性還沒有那麼高,至少和前兩者有明顯的差距。
謝慎堅信,他給出的這個好處能讓江南的富商毫不猶豫的獻出銀錢來購置軍糧。
但在眼下,最緊要的是將哈密重新從吐魯番人手中奪回來。
這個擔子,毫無疑問落在了三邊總督楊一清身上。
在正德初年,二楊毫無疑問是最風光的總督。楊廷和分管大同、宣府、遼東。楊一清總制延綏、固原、寧夏。楊廷和是從戶部侍郎調任,而楊一清則是由陝西巡撫升官,相較而言楊一清更賺一些。
而且楊一清從陝西巡撫升任三邊總制後朝廷並沒有再委派新的陝西巡撫,這樣等於是給楊一清足夠的空間施展拳腳,也算是對他充分信任。
這當然不是正德皇帝大發善心,而是陝西巡撫這個官職實權太大了。
別的地方總督肯定比巡撫管的地盤大,但陝西巡撫比較特殊,因為在明代有陝西布政司、陝西行都司兩處行政劃分。
陝西布政司基本囊括了後世陝西、寧夏,而陝西行都司則包括後世甘肅大部。
這麼看這個陝西巡撫竟然管的地盤和楊一清這個總督差不多,甚至從名義上講還要更廣一些。
一個是官職大,一個是實權大,便會出現誰也不服誰的情況。
楊一清又沒有王命旗牌,如果派駐一個巡撫豈不是給他找不痛快。
故而朝廷才會故意空出這個陝西巡撫來,好讓楊一清不必被掣肘。
當然,楊一清也很上道,將陝西行都司和陝西布政司打理的井井有條。
楊一清一人幹兩人的活,可謂又當爹又當媽,著實十分辛苦。正德皇帝為了嘉靖楊一清,還親題了‘股肱之臣’四字,賜予楊總督,感動的楊一清朝東連叩三首以謝聖恩。
當然,具體的軍務還是由總兵、守備、千戶去做的,要是什麼事情都勞煩楊總督,他便是累得吐血也忙不過來。
按下那些閒話且不提,卻說天子親派都御使彭澤前往延綏傳旨,命楊一清三個月之內奪回哈密。
楊一清不敢怠慢立刻召集幾位總兵商議對策,最終調集肅州衛、山丹衛、永昌衛等衛所軍卒前往增援,由甘肅鎮總兵韓隸統領。
此時哈密城已經控制在吐魯番人手中。
拜牙郎攜親隨逃到了沙洲。
等到甘肅鎮總兵韓隸帶兵來到沙洲城時,發現這位哈密國主仍自醉生夢死,直是怒不可遏。
但這位畢竟是朝廷冊封的忠順王,有金印在手,韓隸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只能壓下怒火好生和拜牙郎商議反攻哈密的事宜。
誰知拜牙郎竟然說出哈密丟了就丟了,反正沙洲也不錯的話。
韓隸差點背過氣去,遂決定自行制定作戰計劃。大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