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2章 儒 匠 商,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在全國範圍內清丈土地、更改稅制,大明的經濟有了明顯好轉。

加之以銀錢稅代替了實物稅,米糧損耗有了很大減少。

這一切自然都是謝慎的功勞。不過謝慎卻沒有沾沾自喜。他知道這只是個開始。

要想徹底的讓大明走向強盛,改變經濟模式只是第一步,而資本辦廠的引導則是重中之重。

不論是松江府還是杭州府的試點都已經證明,明代大商人是有實力有興趣開廠辦廠的,唯一的阻力自然是官僚階層。

這一階層對商賈的壓榨讓他們心有餘悸,故而大部分人在這件事上採取的態度是觀望。

這也是人之常情謝慎並不覺得有何不妥。

逐利是商人的本性,他相信只要這些商賈看到了利益是一定會投身到興實業辦廠的浪潮之中的。

經濟打紮實了,文化上才能有大發展。

傳統的儒學並非那麼不堪,但在程朱理學後儒學的本質已經發生了改變,與其說是儒學倒不如說是理學。

謝慎對於這種禁錮讀書人創造力的學說也很反感。

在他看來大明不缺創造性的人才,無非是被儒家壓制罷了。

便說匠人在大明的地位便很低,匠作發明也被視為奇淫技藝不受重視。

以至於很多匠籍的年輕人毅然選擇走科舉之路,完成華麗轉身。

謝慎覺得要想開發出大明匠人的創造力,就得保證他們的基本利益。

如果匠人和讀書人之間的地位相差太過懸殊,恐怕誰都會選擇做後者。

故而謝慎在十二月初五向天子上疏,請求設立匠作學院,與國子監並列為朝廷官方直屬學校。

一石激起千層浪,幾乎所有的朝廷大員都一邊倒的反對。

反對最兇的自然是禮部,禮部右侍郎何賢進言說,科舉乃是大明立國之本。設立匠作學院便和大明的國策產生了衝突,也令天下讀書人惶恐緊張,朝廷究竟要做什麼?為什麼要給低賤的匠人那麼高的地位?他們明明就是最下賤的匠戶,就該撅著屁股灰頭土臉的黏磚搭瓦,叫他們去京師學習?學習什麼,學習如何擺磚塊嗎?

這也是大部分文官的觀點。

他們都是讀聖賢書,為聖人立言的,自然不能看著小閣老胡來。

在他們看來,謝慎就是儒學的叛徒。

他自己就是靠科舉入仕的,是堂堂的大明狀元郎,怎麼可以對儒學下狠手呢?

他們群情激奮,甚至跪在豹房外哭諫了。

朱厚照對付這些文臣很有經驗,那就是把他們晾著不理。過一段時間這些文官自討沒趣便就都散了。

可是這一次,朱厚照顯然低估了文官們的決絕。跪在豹房外的文官數量越來越多,最終朱厚照也頂不住壓力決定召開一次大朝會商討這件事情。

天子主動召開大朝會,這在正德朝可是破天荒的事情。

滿朝大員皆是欣喜不已,他們事先已經達成了共識,絕不能讓這件有悖祖宗禮法的事情發生!

謝慎自然對發生的一切瞭然於心,如果文官們不反撲反倒有鬼了。

在他諸多改革之中,訓練新軍和縉紳官員無關,清丈土地只是稍稍觸動了縉紳官員的利益,歷朝歷代都有也不算奇怪。提升商人地位也只是在興廠辦廠的層面,縉紳官員們還不覺得有何利害關係。

直到謝慎要在科舉上狠狠動一刀,這些縉紳官員才反應過來,這是要動他們的命根子啊!

自宋以後,嚴格意義上的世家門閥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詩書傳家的書香門第,科舉也就是這些書香門第唯一的上升階梯。

謝慎等於是要斷了這些縉紳的上升階梯,他們如何能不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聖女無動於衷

菜冢

庶女重生攻略

歌疏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你最珍貴

清蒸的甜

盤絲洞38號

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