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2章 三足鼎立,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南倭患平定後,謝慎便可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內政推行上。

均田和稅賦改革已經初見成效,提升軍人和匠人地位也刻不容緩。

前者可以透過軍功進行獎掖,前朝都有例子,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推行。

後者則絕無先例,要說服這些腐儒絕非易事。

好在朱厚照堅定的站在了謝慎一邊,給謝慎足夠的支援。有朱厚照在,謝慎便不需要有那麼多的顧忌,可以放開手腳去幹。

匠作學院正式成立,一切仿照國子監來,無論是官員等級還是學院規模都與國子監並無二樣。

唯一的區別是擔任匠作學院的博士不是滿腹經綸的大儒,而是經驗豐富的匠人。

這些匠人或者精通一門手藝,或者有不少奇思妙想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總而言之,這打破了所有人對於師長便是儒士的固有印象。

匠作學院的學員都是優秀的匠藝後生,入學前都需要進行考試,只有透過者才能來到匠作學院進學。

和國子監一樣,學員每天按時上課,聽取匠藝博士授課,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小考,考試成績最差者會被勸退。

等到三年後,所有學員會進行一場大考,透過者可以直接授官。

當然,授予的官職大多是工部或者與工部相關的。

對這些匠人來說能夠當官已經是天大的喜事了。

這些人在特定的領域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但放寬放廣卻未必適用。

而匠作學院顯然是批次化培養人才的,那麼多的畢業學員總不能都打發到將作監去吧?

若是分到其他衙門不能人盡其用,未免可惜了。

這件事情謝慎交給了顧鼎臣去推,一來是想要考察一番顧鼎臣,看看此人的能力究竟如何。二來也是想要藉著機會向滿朝官員表達一個態度,不光是我想要提高匠人的地位,顧大學士也一樣。

至於把匠考加入三年一度的科舉,雖然是謝慎的願望,但在滿朝文官的強烈反對下還是暫時作罷了。

文官們可以允許謝慎弄出一個匠作學院,那是因為頂天它就是國子監的地位。

而國子監培養出來的監生在文官系統內部都沒有什麼地位。

傳統的做官途徑無非就是那麼幾條,一是科舉。這是康莊大路,是最正確的道路。

別管是進士還是舉人,都有了做官的資格。進士做的是現官,當期兌付,一旦登科立即授官。舉人做的是期官,延期兌付,中舉之後要候補,運氣好了一兩年就能補上缺,運氣不好了也許三五年也未必能夠變成官身。

第二是坐監。

國子監畢業的監生同樣可以授予官職。

監生也分兩種,第一類監生是各縣學的大齡生員。這些生員一般考了多次鄉試都不中,繼續考下去也是蹉跎歲月,故而選擇退而求其次坐監混文憑。

一旦國子監畢業也能分配工作。雖然官職遠不如科舉出身的好,但至少也是官啊。

官和民可是有著階層區別的。

第二類監生便是高官公子,譬如某大學士的公子不學無術,考科舉肯定沒戲,但天子為了表彰這位大學士對朝廷的貢獻,便恩准蔭其子入國子監求學。

這位高官公子不出意外肯定會順利畢業,成為一名光榮的國子監畢業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這倒也沒什麼,父做高官子登科,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的共識。

除了這兩種,剩下的一種便是極為無恥的官職了——傳奉官。聽名字這種官就不靠譜,其實就是皇帝陛下一高興發了中旨,跳過合法程式直接授官。

這種官一般都是方士伶人擔任,最被文官鄙視抵制。

別管這些傳奉官多麼風光,一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聖女無動於衷

菜冢

庶女重生攻略

歌疏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你最珍貴

清蒸的甜

盤絲洞38號

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