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6章 韃靼人擾邊,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任山西巡撫候恂候巡撫是陝西白水人,成化二年進士,今年五十八歲高齡,屬於和謝慎老丈人徐貫一個年齡段的。

六十左右這個年齡階段對文官來說十分重要。能否再進一步,跨過那道坎成為部院正印堂官甚至入閣主要就是看這個階段。

這位候巡撫,頗是有幾分少年神童的意思,從小天資聰穎,考中進士時也很年輕,只有二十七歲。當然這個年紀和謝慎比起來就沒有什麼優勢了。

候恂不僅是神童,還頗有些政治天賦,登科選官後歷任戶部主事、山東按察司僉事、督運京畿軍儲、湖廣按察副使、山東按察使。

之後候恂抓住機會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被弘治皇帝派到山西大同巡視軍政、民政。

如果說朝廷諸衙門之中官職最容易混淆的,那一定是都察院了。

都察院中的所有官職都叫御史,只是字首不同。

外行的人一看這人是御史便以為很拉風,其實箇中差別還是很大的。都察院正官為左右都御使,正二品,副官是左右副都御使,正三品。較為重要的還有左右僉都御史,品級是正四品。

以上都是坐院官,也就是俗稱的京官。

至於十三道監察御史一共有一百一十人,除此之外還有巡按御史,也就是俗稱的八府巡按。

故而都察院的御史多如牛毛,重名並非沒有可能,重姓更是家常便飯。

這位候恂去到山西大同巡視了一番,整頓了軍隊和吏治,贏得了不錯的名聲。再之後其轉為副都御使,弘治九年十月庚子又被臨時調配到山西充任巡撫。

可以說這位候巡撫主政頗有一套,山西在他的督查治理下頗有一番欣欣向榮的勢頭。

不過,這位的運氣實在不怎麼好,先是趕上了天災,山西境內連發地震。緊接著小王子率韃靼人屢次襲擾邊境。作為重鎮的大同府,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好在布政司衙門駐地和巡撫衙門駐地都是在太原府,不必像大同府那樣時時刻刻提防著韃靼人襲擾,留給候巡撫充分的時間佈防和儲備後勤。

而太原府的府治所在地就在陽曲縣。想來這陽曲縣令也夠悲催的,頭上不但有太原知府,還有布政使、巡撫等一干大員。

哪個都不是他一個七品芝麻官能惹的。

卻說巡撫衙門中,山西巡撫候恂正自處理公務,見管家候仁站在身旁欲言又止,便蹙眉道:“有什麼事嗎?”

“老爺,這裡有一封潞安府來的家信,您老看還是不看?”

常年侍奉在候恂左右,老管家候仁對自家老爺的性格十分了解。老爺是公私分明之人,辦公之時最忌諱處理私事。

不過這封信是潞安韓府來的,他實在不敢壓下,只得讓老爺自己決定看不看。

候恂今天心情顯然不錯,當即揮手道:“拿來吧。”

候仁立刻雙手將家信奉上。

候巡撫抽出信紙展開來看,看過後自然面如死灰。

“我那內侄竟然被判了斬刑......”

候恂閉上雙眼,連連搖頭道:“平日裡我那內侄跋扈慣了,老夫總勸他收斂一些,他卻不聽。現在好了,闖下大禍了,他韓家倒想起老夫了。”

候仁不知該說些什麼,只苦笑道:“夫人那裡恐怕難了。”

候恂猛然睜開雙眼怒聲道:“有什麼難的,她便是說破天去,也不能把黑的變白!”

稍頓了頓,平復了一番心情,候恂接道:“研墨,老夫要陳寫奏疏。”

老管家不敢再多說,只得替候恂研好墨,恭敬的侍候在一旁。

候恂思忖了片刻,便提筆蘸墨開始陳寫奏疏。

一封奏疏候恂寫的一氣呵成,他又通讀了一遍,確認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理性情愫

折林十七

我在年代養崽崽

叔喬

我的檢察官先生

江小綠

給男主當師尊的日子裡

金鶴

福滿農門

米飯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