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8章 潞安一霸(第三更 ),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慎此前已經推演過幾種可能性,便一一與李孝基說了。

見李同知面色陰沉,謝慎追問道:“會不會是李同知得罪了什麼人,遭人報復?”

李同知心中一陣無奈,做地方官的哪裡有不得罪人的。可他得罪了人總不能都告訴謝慎吧?

要知道知府和同知是正副手的關係,也是天然的競爭對手。

若是把自己的老底都透漏給謝慎了,他不就成了任人拿捏的泥人了?

但他若是不說,則會引起謝慎的猜忌,同樣很糟糕。

兩權相害取其輕,李同知想了想還是咬牙道:“若說得罪人,下官倒真得罪了一人,便是那霍沂。”

霍沂?

這是怎麼回事?

如果謝慎沒有記錯的話,這霍沂霍員外不正是李同知介紹給他的嗎?

那日李同知設宴,邀請了潞安府一眾縉紳,其中便有這位霍沂霍員外。

如果李同知真的和這位霍員外有嫌隙,又何必邀請其赴宴呢?

還是說這其中另有隱情?

未待謝慎發問,李同知便嘆息道:“知府大人有所不知,那霍沂和浙商有頗多往來,得了鹽引在晉、浙兩地販賣鹽巴,賺了大筆的銀子。前任知府想讓他拿出一些銀子來修建學堂,與其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李同知吞了吞口水,繼續說道:“那時下官給前任知府出主意,不如找個由頭封了那霍沂名下的錢莊,逼他就範。誰知這個訊息最終被霍沂得知,最終拖了山西巡撫的關係將錢莊保了下來。自那以後,下官和那霍沂之間的關係便十分差,直到地震前不久才稍有緩和。”

聽到這裡,謝慎已經基本明白了。

那李同知設宴邀請霍沂原來也是為了藉著機會修復關係。難怪酒宴之上,二人談笑如此生硬。

可是若由此就斷定是霍沂在背後搗鬼,也太武斷了吧。

“李同知的意思是,這些暴民可能是霍沂安排的?”

李孝基畢竟是混官場的老手,只訕訕一笑道:“這個還得知府大人決斷,下官不過是提出了一種可能性。”

謝慎心中暗罵李同知無恥,卻也是無可奈何。畢竟他是潞安府的主官,決斷之事還真得由他做主。

“李同知方才說這霍員外經營錢莊並且由江南往山西販鹽,可見其主業在經商上。他安排暴民抗稅有何好處?”

從邏輯上講,李同知的假設是說不通的。一個商人是希望小農經濟崩潰的,唯有如此他才能僱傭到更為廉價的勞動力,賺取更多的收益。

李同知嘿嘿一笑道:“知府大人有所不知,這霍沂不僅是個商人,還是個大地主。他名下的田畝就佔了潞安府的七成。”

嘶,謝慎聞言直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也太過聳人聽聞了吧?

七成?

一個商人竟然佔了一府土地的七成?

“李同知不是說笑吧?這霍員外怎麼可能擁有這麼多的土地?”

讀書人可以享受免除賦稅的優待,故而許多鄰里族人會爭相投獻土地。

但這霍員外不過是一商賈,即便腰纏萬貫也不能享受免除稅賦的政策,怎麼可能擁有那麼多的土地。

李同知解釋道:“這霍沂眼光很毒辣,下手也很快。山西近年來天災不斷,蝗災、水災、旱災......”

他觀察了一番謝慎的臉色,見少年並無異樣這才繼續說道:“每逢大災之時總有百姓為了討活路賤賣土地,這種時候霍沂便會大肆買下土地,久而久之那霍沂名下土地便有了今日的規模。”

原來如此......

不得不說,中國古代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十分脆弱的。

蝗災、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理性情愫

折林十七

我在年代養崽崽

叔喬

我的檢察官先生

江小綠

給男主當師尊的日子裡

金鶴

福滿農門

米飯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