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9章 李廣倒臺,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月中旬,盛夏的酷暑還沒有散去,便傳來了一個噩耗。

黃河決堤。

弘治帝震怒,下旨派遣都察院副都御使張謙前去陝西巡查,大小事宜任其決斷,對四品以下官員可有先斬後奏之權。

這件事在朝野中也引起了軒然大波,黃河決堤不稀奇。自從成化年間黃河改道以來,其便似一個猛獸般肆虐沿岸百姓。

修築堤壩效果時好時壞,老天爺一個不高興黃河就要決口。

為了這件事天子召見百官詢問解決之法,卻並沒有得出一個一致的意見。

弘治十年是個多災之年。

地震,蝗災,旱災,兵患,決堤......

加上小公主早夭,清寧宮又發生火災,實是大凶之兆,真有那不怕死的直言上書認為是奸佞矇蔽君上所致。請求天子懲處奸佞李廣等人,以謝天下。

這其中的代表便是給事中葉紳,御史張縉。

弘治帝雖是好脾氣,但這次卻是直接駁回了奏請。

在他看來有兩個人不能動,一個是壽寧侯張鶴齡,另一個則是李廣。

前者是皇后的親弟弟,後者則是弘治皇帝的心腹寵臣。

但天子彈壓的越厲害,進諫的人便越多,最後竟然演變成一場聲勢浩大的聯名行動。

近百名官員聯名上奏,矛頭直指李廣。

這下弘治皇帝嚇壞了。

他還沒有將一百名臣躬拉下去廷杖的魄力,只得先叫來人占卜,得知占卜結果是李廣在萬歲山建毓秀亭犯了歲忌,這才鬆了一口氣向百官服軟,下旨搜查李廣宅邸。

李廣聞訊竟然直接自殺。

這一查不要緊,竟然在李廣府邸之中發現了堆積如山的金銀。

又有人在李廣書房的箱匣中發現了一份厚厚的賬本。賬本上詳細的記載了獻禮的官員名目。只不過金銀數量都用黃白米代替。

弘治皇帝問左右李廣為何收了這麼多的米糧,左右答曰這不過是金銀的隱晦說法。

天子暴怒,下令查抄李廣宅邸,一併罰沒入國庫。

除了金銀,還發現李廣府中有順天府近萬畝田畝的地契,大多是他以極低的價格強買來的,或者索性是強佔。

弘治皇帝下令將李廣強佔來的這些土地歸還於民,這贏得了京師百姓的稱頌。

李廣自殺這一件事引發了不少連鎖反應。

因為弘治皇帝手中握有行賄官員的名目,導致那些向李廣行賄的文官惶惶不可終日,有的乾脆直接上書請辭。

由於涉賄官員實在太多,弘治皇帝也不好發作,不然面上無光的是他這個皇帝。

故而他便索性允准了這些官員辭官的請求。

弘治十年八月,爆發了一股辭官熱。

一下子走了一批官員,自然得有新官填補上來。

弘治皇帝調任不少地方官進京填補空缺,這才算把這場辭官風波平息。

李廣跌倒,弘治吃飽。

這是民間孩童們編出的歌謠,雖然淺俗卻也不是沒有道理。

光查抄李廣府邸查到的金銀就足足是大明國庫一年的收入。

用富可敵國來形容李太監一點也不為過。

這日謝慎和王守文、謝丕一起在府中吃酒,慶賀奸佞倒臺。

“謹修這下可以放心了吧?李太監這一倒,再沒人能找你麻煩了。”

王守文一邊將葡萄丟入口中,一邊笑著說道。

謝慎白了他一眼道:“子文兄這話偏頗了。沒有李太監還會有張太監,王太監。一個太監倒下去,還有千萬個太監站起來。”

噗嗤。

王守文笑出了聲。

“一個太監倒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聖女無動於衷

菜冢

庶女重生攻略

歌疏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你最珍貴

清蒸的甜

盤絲洞38號

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