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0章 放榜了!,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待鄉試放榜是十分煎熬的。
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前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故而即便是謝慎也不敢誇下海口一定上榜。
少年和王守文、謝丕在平安坊宅子裡兀自飲茶談笑,可誰的心中都懸著一塊石頭,未待放榜這塊石頭都不會落下。
人活一世,草生一秋。
對於讀書人來說,能否中舉就是人生的一個關鍵拐點。一旦中舉,就獲得了做官的資格。雖然多數情況下只能候補,但總歸是有了希望。再者,舉人可以享受免除徭役、賦稅的特殊待遇,不少族人鄉里都會主動把田畝歸到舉人老爺名下,這也算一個潛規則了。
最重要的是,成為了舉人就有了一定的人脈圈子,只要不是自己作死想要往上爬還是很容易的。
雖然在大明朝要做到高官必須得中進士,但中舉基本已經做到了保底,不會血虧了。
而且鄉試的難度遠比會試大,在浙省這種變態考區尤甚。
只要在浙省中舉,通常情況下是很有可能更進一步進士登科的。
謝慎有“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超乎這個時代的認知和見識,自然想要在這個時代做成一些大事。既然進亦憂退亦憂,那肯定要憂在廟堂啊。
“慎賢弟,這次鄉試的題目十分規整,並沒有太多出奇的地方,愚兄還真有些期待。”
王守文酌了一口清茶,閒適一笑。
這次鄉試他考的十分滿意,最怕的四書五經試他考的中規中矩,第二日的判語、表也寫的輕鬆。至於第三日的策論,雖然作稍稍平庸,但無傷大雅。
謝丕也在一旁說道:“守文大哥經試選的是《禮記》吧?慎大哥,你寫的是什麼?”
王守文和謝丕都是世家大族子弟,經試選《禮記》是再正常不過的,據謝慎所知餘姚不少望族都把《禮記》作為族中子弟的必修書籍。
謝慎淡淡一笑:“我選的是《詩經》,倒是不知道哪個房師會閱到我的試卷了。”
《詩經》是絕對的大熱選項,對應的閱卷房師自然也是最多。不過這也是有利有弊,房師的個人口味很可能會影響到最終的成績。謝慎在經試中作的幾篇文章雖然都很精彩,但未必合所有人的口味。
細算一算也快到了鄉試放榜的時候了,王守文揮手笑道:“要我說,肯定是大宗師親自閱覽你的卷子,哪裡需要房師插手。”
三人正自談笑間,小書童陳虎兒氣跑進了院子,氣喘吁吁的說道:“公子,放榜了,放榜了......”
謝慎愣了一愣,隨即追問道:“怎麼會這麼快就放榜,還不到三日整啊。”
照理說鄉試後三日才會放榜,現在怎麼提前了整整半日?
小書童連連搖頭道:“現在貢院那邊已經擠滿了人,再不去怕是青雲街都擠不進去了。”
謝慎沒好氣的翻了一記白眼道:“既然如此,你還趕回來作甚?我不是叫你在貢院那邊待著嗎?”
謝慎就怕提前放榜,故而讓陳虎兒在貢院外面候著,不曾想這小子得知發榜後竟然直接跑回來報信,這一番折騰再折返回去哪裡還能擠到貢院前?
小書童委屈道:“小的沒想那麼多,現在還要不要去?”
謝慎又氣又笑道:“自然是要去的,不去難道等人來報嗎?”
縣試、府試的案首可以有這個的待遇,但鄉試則不然。
即便是解元也得親自去貢院前看榜。
王守文上前拍了拍謝慎的肩膀道:“慎賢弟你就是太緊張了。現在去也不遲嘛。”
說完王守文衝陳虎兒使了一個眼色,便拉著謝慎往院外走去。
小書童不敢耽擱,連忙跟在三人身後朝那青雲街貢院去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