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人生轉折點的鄉試,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都是有惰性的,越是舒適安逸的環境越能讓人放鬆懈怠下來。

常言道溫柔鄉是英雄冢,說的便是此理。

而作為一個志在舉業的讀書人自然需要以嚴苛的標準要求自己,至少在功成名就之前應該如此。

故而這臨考前的一個月謝慎基本是在溫書中度過的,面對王守文的盛情相邀,謝慎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吾輩讀書人當志存高遠,豈可整日想那些歌姬伶人!而在這時王守文往往會翻一記白眼,然後兀自出去尋歡。

這是二人的出身所決定的。王守文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即便考不中進士或者舉人也可以優渥的過一輩子,最差不過混吃等死。

可謝慎卻是寒門出身,自然要努力奮鬥,留給他的晉升階梯就那麼一條,若是再不拼命就會泯然眾人如方仲永之輩矣。

當然其間他也去找過一次寧員外,將自己的想法和寧益說了清楚。寧益也表示會尊重謝慎的選擇,結果皆大歡喜。

時光飛逝,轉眼間就到了鄉試的日子。

謝慎早已在考前去貢院踩過點,故而一大早起來先是不慌不忙的洗漱,接著用了些幹餅子充飢。

之所以沒有喝粥是因為鄉試的考試強度很大,每場都要考一整日。

雖然按照謝慎的實力很可能會提前做完文章,但按照規定他也不能提前交卷,必須等到考試結束吏人鳴鑼才能離開號舍。

這當然有些不合情理但也不是謝慎能夠改變的,只能選擇接受這個遊戲規則。

在號舍中待上一天,方便問題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故而謝慎才會選擇只吃餅子充飢,而儘量不食粥類。

在小書童陳虎兒的陪伴下謝慎和好友王守文、謝丕一起離開平安坊的宅子,朝青雲街所在的貢院而去。

要說杭州貢院的規模,那可以算的上宏大了。

謝慎雖然先前並沒有進去過,但遠觀下也感覺比府試、縣試的場地大了不少。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

畢竟府試、縣試的場地都是臨時搭建起來的,且只需要容納本縣本府考生,最多不過幾百上千人。

可鄉試卻不同了,它需要容納一省生員同場考試,人數近萬,很難臨時搭設場地。

故而貢院的建立就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換句話說,貢院的唯一功用就是作為鄉試的考場。

鄉試三年一考,這就是說絕大部分時間貢院是荒著的。又因為杭州府氣候溼潤,故而貢院常常會長滿青苔雜草,乍一看去甚是荒涼。

這還算好的,最可怕的是貢院不但荒蕪,還會有毒蛇出沒,這可是危及考生性命的事情,負責鄉試的考官不敢大意往往會在鄉試當年的四月對貢院進行整修,一來是修理一些漏了的號舍棚頂,一來是除草捉蛇。

這聽起來有些滑稽,不過卻是每次鄉試前必演的大戲。

謝慎和王守文、謝丕來到貢院前,見人山人海頗是慨嘆。

他曾讀過一份史料,說萬曆年間杭州貢院可以容納上萬人同時考試,當時他還覺得有些誇張,但現在看來卻是他見識淺薄了。

王守文嘿了一聲道:“慎賢弟,如此壯觀場面,我之前還從未見過。聽說鄉試百取其一,不知這次愚兄能否中舉。”

謝慎翻了一記白眼,心道你考前把工夫都花在了喝花酒上不去溫書,現在又來擔心考試了。

“守文兄不必擔心,我看你近來氣運不錯,應該是能中舉的罷。”

這下輪到王守文翻白眼了。

“慎賢弟你這是什麼話,氣運的鬼話也能信?”

謝慎淡淡道:“如何不能信。守文兄可還記得那日西湖蘇堤旁的算命道士?”

王守文微微一愣,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理性情愫

折林十七

我在年代養崽崽

叔喬

我的檢察官先生

江小綠

給男主當師尊的日子裡

金鶴

福滿農門

米飯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