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章 觀政選官的年輕人,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照大明制度,一甲三人直接授官,二甲進士中再挑選出精英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進學修習。至於剩下的進士則會去各部、各寺衙門觀政,實際就是實習。
新科進士只有進行過觀政這一環節,才算完成了選官流程,能夠被吏部授官。
而王守文王小郎君的觀政地點,就在文思院。
按照職官志的記載,文思院最主要的職責就是掌造金銀、犀玉工巧之物,金採、繪素裝鈿之飾,以供輿輦,冊寳、法物凡器物之用。
王守文被分到了這個衙門觀政,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文思院不算顯貴衙門,競爭壓力小,只要不是爛泥扶不上牆,觀政之後大多可以選官留在工部。而像戶部、吏部、通政使司這樣的顯貴衙門,即便被朝廷派去觀政考察,最後也多半會被競爭對手擠掉。除非背景真的夠硬,才可能留在京中。
京官和地方官的地位差別無需贅言。
對於王守文來說,殿試的名次不算出眾,能夠留在京中便是首要任務,至於衙門是否顯貴就不重要了。
若是在這種時候還挑肥揀瘦,那真是腦袋被驢踢了。
從翰林院到更東邊的文思院,距離並不算短。轎子落在文思院前時已經陸陸續續有官員從官署中走出。
謝慎仔細觀察,出來的多是官場老油條,至於像王守文這樣的觀政新人則沒有一個出來的。
還好,還好......
謝慎長出了一口氣。
果然過了盞茶的工夫,王守文才一臉憔悴的走出公署,正自要上轎回府,卻被謝慎招手攔住道:“守文兄,來我這裡!”
王守文咦了一聲,見轎子裡的確實是謝慎,不免有些驚喜。
“慎賢弟,你怎麼在這裡。你不是應該在翰林院編纂史料典籍嗎?”
王守文聲音大如悶雷,嚇得謝慎連連擺手道:“你這麼大聲音幹什麼,怕人聽不到嗎?”
王小郎君這才意識到謝慎這個時間出現在文思院外很不合常理,意味深長的道:“慎賢弟,你不是......”
謝慎翻了一記白眼道:“還不是為了你,快上轎子來。”
王守文猶豫了片刻,還是揮了揮手示意自家轎伕先回府,自己則是三步並作兩步上了謝慎的轎子。
“少爺,現在去哪兒?”
謝慎淡淡道:“去謝府。”
“哪個謝府?”
“自然是謝侍講府上。”
如今大比塵埃落定,謝遷作為會試的主考官、殿試讀卷官也終於可以不用避嫌了。
謝慎此時去拜會謝遷自然是最合適不過的。
謝遷如今的宅邸在南薰坊。
之所以謝遷將宅邸定在商賈較多的東城是有緣由的。
原先謝家的宅邸在鳴玉坊廣濟寺一代,因為弘治八年受皇命入閣參與政務,這才又新購置了南薰坊的宅子。
這個宅子有一個好處,緊挨著東華門。
而從東華門進入紫禁城到內閣極為方便。
謝遷如今也是上了年紀的人,自然要考慮上班路途問題。
當今天子又是聖君明主,遲到早退是要不得的,故而謝遷才會就近買下這麼一套宅子,權當做就近上班了。
這麼一番折騰,轎伕們直要跳腳罵娘了。
那小哥定轎子時明明說從翰林院到西城徐宅即可,怎麼來回折返了足足兩次?
不行,這次說什麼也得要求加價。
翰林院的老爺又怎樣?翰林院的老爺坐轎子也得給錢不是,難不成翰林院的老爺就可以賴賬了?
本是三五里的路,變成了十幾二十裡,任誰也得埋怨幾句。
謝慎自然是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