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4章 囂張的壽寧侯,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慎還以為王華叫住他是為了什麼事,原來是編纂《會典》一事。
這其實是少年賣了一個順水人情給王華,反正按照歷史程序最後王華肯定會編纂《會典》,謝慎讓王華向天子自薦,只不過是讓歷史提前發生了而已。
當然,王華不知道這些。
君子講究的是,滴水之恩當湧泉報之。
王華認為他能夠出任《會典》的總編修,其中有謝慎的功勞。故而這番感謝也在情理之中。
“老大人這話,真是折煞下官了。”
謝慎連連衝王華拱手,恨不得行一記大禮。
王華也知道年輕人面皮薄,便捻著鬍鬚道:“賢侄這份恩情老夫記下了,今後若是有需要老夫相助的地方儘管開口。”
謝慎喜聲道:“多謝老大人。”
結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二人在翰林院公署前分別,各自回府去了。
回到府中謝慎便徑直回到屋中躺在床上思忖著這一天發生的事情。
在他看來今日天子降旨讓他擔任《會典》副編修並不是天子突發奇想,而是有蹤跡可尋的。
在杭州時,謝慎曾經透過寧員外的關係接洽上了鎮守太監劉文,並以私人名義接下了東南沿海棉花海塗種植的任務。
當時劉文曾經明確表態,朝廷不會給謝慎任何承諾,劉文自己也不會給謝慎任何承諾。
但謝慎後來仔細一想,可能事情並不像劉太監說的這般簡單。
商賈尚且講究精誠合作,何況天子乎。
也許天子會很強勢,但絕不可能僅僅給謝慎一成利。
那麼,這額外的好處肯定會以另外一種形勢給出。
當時謝慎並沒有參加會試,自然還不是進士身份,故而劉太監不便將好處講明。
但現在謝慎不但中了進士,還中了狀元,得以名正言順的進入翰林院供職。
這樣一來謝慎就從一普通縉紳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詞臣,成了可以伴駕左右的當紅小生。
如此,天子要是再給予謝慎好處便方便了許多。
比如,把這《大明會典》的編纂任務交到王華和謝慎手中。
王華是老資歷,這總編修肯定誰都搶不走。能夠給謝慎一個副職就已經是天子的恩賞了。
旁人可能疑惑為何天子會高看謝慎一眼,但謝慎卻明白這事八成和海塗種植棉花一事有關。
所謂帝王心思,便是如此。
若是能夠輕易被臣子看破,那也太沒有技術含量了。
如果真的是謝慎想的這樣,那麼似乎他答應劉太監在東南沿海全面推廣海塗種棉便不那麼虧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既然是大明的臣子,這海塗種棉的技術遲早會是天子的,不存在什麼藏著掖著的可能性。
用八成的利換的天子的賞識,絕對是值得的。
謝慎現在至少做到了簡在帝心,讓天子高看一眼,這對於將來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最簡單的例子就在眼前,王華王老大人和謝遷謝於喬同是餘姚籍的狀元郎,先後進入翰林院任職修撰,為什麼謝遷能夠平步青雲,以四十六歲的年紀入閣?為什麼王華到現在也才是個天子日講官?
其中固然有二人性格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因素卻是王華不如謝遷會表現自己。
而謝慎現在正是透過海塗種植棉花的表現得到了天子的認可,其前程比當年的謝遷更廣闊。
畢竟一個是靠耍嘴皮子的,一個是於國計民生有大裨益的。
孰高孰低,天子心中自然有判斷。
謝慎現在要做的便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好好的跟著王華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