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1章 會試會試!,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一邊捋著鬍鬚一邊道:“便是此理,等大比之後再聚也不遲。賢侄才學出眾,若是天時地利人和連中六元也未必沒有可能。”

聽到這裡,謝慎心中一沉。這是什麼意思?王華這種老學究都開始給他造勢了?

又和王華閒話了一會兒,謝慎便起身告辭。

跟王華這種老學究打交道,分寸一定要拿捏好。

過猶不及,謝慎可不希望引起王老爺子的反感,他可還是要和王陽明做兄弟的。

回到徐府,小書童陳虎兒便湊到身前道:“少爺,衣衫我已經送去了,徐小姐很是歡喜呢。”

謝慎淡淡笑道:“那就好。”

接下來他也要閉門溫書了,為的自然是找到考試的節奏。

縱觀大明歷史,連中六元的似乎也只有黃觀一人做到,而這還是洪武年間的事。

謝慎假使真能如王華所言連中六元,那恐怕真會震爍朝野了。

當然謝慎不會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他的首要目標是進士及第,在這個基礎上名次越高越好,能夠館選庶吉士自然是最好的。

至於什麼連中六元的事情完全是看運氣,無數學霸都未曾做到的事情哪裡會那麼幸運落在他的頭上。

轉眼間就到了會試的日子。明代會試也是考三場,一般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舉行。

會試之後緊接著就是殿試,殿試只考一場策論,由天子親自命題。

在成化後期之前,殿試一直是三月初一舉行,故而考完會試不到半月就得馬上考殿試,十分侷促緊張。

但自此之後朝廷決定將殿試的時間延後到三月十五,也給眾貢士充足的時間消化喜悅,以飽滿的情緒迎考。

一旦考中貢士,就穩穩拿到了一個進士名額,因為殿試是不刷人的。所有上榜貢士最後都會獲得進士出身或者同進士出身。

所以謝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會試上。

除了同考官數量翻倍,加之全部由禮部主持更加嚴苛來說,會試與鄉試乍一看來也沒有什麼分別。

不過京城的貢院還是比杭州府的闊氣一些的,各種硬體設施都要高一個層次。

謝慎實在是被鄉試時的惡劣環境搞怕了,尚是心有餘悸。

假使京城貢院還是如杭州貢院的惡劣環境,謝慎對於大明讀書人真要抱以同情了。

二月初九這一天,謝慎早早提著考籃來到貢院前侯考。

相較於鄉試時的緊張青澀,來參加會試的考生神色大多很輕鬆。

這也難怪,鄉試淘汰比例之高簡直令人髮指。能夠從各省鄉試中脫穎而出的都是各省的精英,自然不會太擔心會試。

而且鄉試的考試環境一般都不如會試,故而鄉試考完後再看到高大上的京城貢院,絕大多數舉人都會感到欣慰。

同樣感到欣慰的還有王守文和謝丕。

此二人皆出自名門世家,對於惡劣環境的耐受力自然不如謝慎這樣的寒門子弟。

連謝慎都嫌棄的考試環境王守文、謝丕如何受得了?他二人好不容易捱過了鄉試來到天子腳下參加大比,自然是分外欣喜。

會試的考試內容和鄉試相比是差不多的,唯一的區別就是主考官換成了聖眷最隆的臣子。

譬如弘治六年的主考官就是大佬李東陽。這位弘治三賢相之首後來當了多年的首輔,好搭檔劉健、謝遷都致仕了還在為大明朝發光發熱,實在應該表彰一番。

不過這些都是閒話了。

臨考前考官資訊才公佈出來,弘治九年會試的主考官是詹事府詹事兼侍講學士謝遷和侍讀學士王鏊。此刻謝慎恍然大悟。怪不得他那日去拜見謝遷時謝府門子連聲說自家老爺不在,原來謝遷是在避嫌啊。這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理性情愫

折林十七

我在年代養崽崽

叔喬

我的檢察官先生

江小綠

給男主當師尊的日子裡

金鶴

福滿農門

米飯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