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節,八零年代大美人,綠樞,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媳婦過好一點,結果呢?
四兄弟都跟著父母一起住,別說吃的了,住的也是那最差的屋子。林建國是老大,父母怎麼都不會虧了老大,更何況林建國還有本事,能和村上有能力的人說上話。林建民是最小的孩子,父母疼么兒這話沒錯,反正林建民是不得被虧待。於是乎林家被虧的就是林建黨和林建業了,但偏偏林建黨有一門石匠的手藝,日子過得不錯,有錢,於是父母對林建黨十分看重,誰讓他最有出息呢?於是乎,林建業就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存在了。
林家的屋子,住不下後,第一次擴建時,林建業出錢出力,擴建的房子卻是給了二房家住,理由是二房孩子多住不下了;第二次擴建時,林建業又是出錢出力,擴建的房子給了四房,理由是老四該娶媳婦了,沒房子能娶到好媳婦嗎?如果林建業爭那房子,就是故意不讓老四找媳婦。一個大帽子扣下來,林建業不同意也得同意。
林建業不得自己父母寵,讓陳冬梅也跟著他一起受苦,剛結婚的那些年,沒少鬧矛盾,陳冬梅受到委屈時,沒少躲在房間裡哭,讓林建業也看著難受。他們三房如此不受父母看待,一來是因為林建業沒有聽母親的話娶母親看重的那個女人,二來則是因為林建業在幾個兄弟當中,的確沒啥本事,因此他對陳冬梅一直感到愧疚,若是他能夠像自己二哥那樣有本事能掙錢,也不至於被自己父母看低。
因為歷史和文化環境等等的關係,當地生活沒有分家一說,通常情況下都是子女結婚後便自成一家,錢財物品也在這時候分割乾淨,至於父母是獨立生活還是跟著子女,就視每家的情況而定了。
在老四林建民結婚後,一大家子人徹底分開了。當時窮,很窮,林建業也是幾個兄弟之間條件最差的那個。偏偏這個時候,他們的父母要求,每家跟一個月,然後在林建國家住一個月後,林建黨就讓兩個老人直接住到老三家裡去。因為之前兩位老人在林建黨家裡住過一段時間,那時候林建黨出門賺錢去了,陳霞身體也不好,沒有辦法照顧孩子,就讓兩個老人跟著二房,幫著照顧孩子。林建黨覺得,得用那個時間抵這次的順序,至於照顧孩子,兩個老人待在哪家不會稍微照顧一下小孩?
林建業和陳冬梅都氣瘋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他們硬氣的不肯同意,林建黨也不肯接受。至於老四,反正也沒有輪到他,也就不參與。兩個老人當時也鬧了起來,這種不孝順的事鬧大了,也影響很大。最後還是林建國這個大兒子,憋著把父母接回家,繼續住了一段時間,重新按照順序來,相當於林建國用自己吃虧,解決了這次事件。
因為林建國的厚道做法,和作為老大的責任心,也讓另外三房後來一直到現在,都比較服林建國,只要是林建國提出的要求和建議,只要不是特別過分,另外三家通常都沒有異議。
可也因為那次事件,陳冬梅從弱女子變得強硬起來,若是真的按照二房說的來,他們三房恐怕這輩子都得被欺負。人該強硬的時候就必須得強硬起來,否則你一旦保持這個弱勢,別人就一輩子看低你。
後來在林平十多歲的時候,和林安一起回家,天下大雨,大人們都在搶割地裡的糧食,哪裡能顧忌兩個孩子。林平和林安就幫忙收壩子上的糧食,兩個孩子被雨淋透了,又累又餓,結果隔壁家二房正煮著晚飯(兩老當時跟著二房),林平和林安聞著香味口水直流,兩個老人看到他們後,沒有問一句累不累餓不餓,也沒有提醒他們把溼衣服換下來,而是當著兩個孩子的面,直接把門狠狠的關上了。
陳冬梅回家,看到兩個孩子餓成那個樣子,還委屈的說去敲爺爺奶奶的門,他們不肯開。他們不是想給自己要吃的,他們胃口大,吃得多,知道糧食金貴,不能吃人家的,他們只是想讓爺爺奶奶給點米粥給妹妹喝,因為妹妹餓了在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