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十一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節,寵後開掛模式,趙十一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另一頭完全被帝后忽視了的鄭婉兮卻悄悄的握緊了藏在袖下的手掌,勉力維持著自己面上的鎮定與恭謹——她從未想過,似皇帝這般的人竟也會有這樣關心對方茶水是冷是熱的時候,甚至還會紆尊降貴的給人倒茶、開口解釋。
有那麼一瞬,鄭婉兮幾乎以為自己是因為太過惶恐害怕的緣故生出了什麼可笑荒唐的幻覺或是臆想。
恰在此時,廂房外忽然又傳來敲門聲,打斷了鄭婉兮恍惚的思緒。
隨之而來的則是侍衛的沉靜的通稟聲——
“啟稟陛下,暗衛在樓下抓著了兩個形跡可疑之人,另外還發現了一些東西。”
就像是經驗豐富的漁夫發現了咬餌的魚,皇帝不動聲色的應了一聲:“讓他們把東西呈上來吧。”
第17章 出宮(六)
侍衛聞聲很快便推開廂房的木門,恭恭敬敬的將暗衛從那兩個可疑之人身上搜到的東西遞給了皇帝,口稱:“請陛下御覽。”
沈采采就坐在皇帝身邊,心生好奇的探過頭去看了一眼,見是幾張寫滿了字的紙條,不免有些詫異:“這是什麼啊?”這紙條上的蠅頭小字實在是太小了,又是密密麻麻的,她隔了一些距離看著多少也覺得有些吃力。
皇帝只隨意的瞥了兩眼,這便將手上的紙條遞了過去,好讓她看得更仔細些。
沈采采接了紙條,撿著上面的大些的字句,輕輕的唸了出來:“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因著後面墨跡洇開,她又看不分明瞭。
皇帝便順口替她補充了下去:“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此句出自《中庸》,其意乃是:君子在他當下的地位去做事,不羨慕他職位以外的。”
沈采采作為穿越來的半文盲很艱難的理解了一下皇帝的解說,然後十分識相的掠過這一句,接著看下面的:“如或知耳.......”
這個沈采采好像有點熟悉啊——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的論語節選起頭就有一句“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這是,孔子考較弟子“如果有人知道你,你打算做什麼呢?”,孔子的弟子子路、曾皙等逐一回答,令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曾皙的那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詠而歸”。
沈采采蹙了蹙眉頭,思忖過後才轉頭去看皇帝,出聲問道:“先是《中庸》再是《論語》,這紙條上的題目應該都是四書五經裡截出來的?總不會是人家的會試複習資料吧?”
皇帝聞言倒是一笑:“若說是複習資料卻也沒有問題,只是......”
“只是什麼?”沈采采好奇的追問道。
就在此時,坐在一側的鄭婉兮藏在袖中的手指微微顫了顫。此時此刻,她終於後知後覺的想起一件事:元昭三年的會試舞弊案。
是了,今年會試前卻被人發現考題洩露,好在發現及時,禮部趕在開考前換了考題,這舞弊案也被捂了下去,沒有鬧大。便是朝裡,恐怕也只有幾個當事的當朝重臣知道這事。科舉出了舞弊案對於朝廷來說總是丟臉的,而這一場舞弊案又還算補救及時,只有禮部侍郎呂四象事後被尋故罷免,那些瞭解內情的人無一不是人老成精之輩,自不會沒事找事的把這事往外說。
鄭婉兮一個閨中女孩便是再得親長寵愛,按理也是不該知道這些事的,只是那禮部侍郎呂四象也算是首輔鄭啟昌的同鄉,平日裡多有往來,故而鄭啟昌也曾因他被罷職的事情而在家裡提了一兩句。
不過,這對鄭婉兮來說確實是件小事,所以她往日裡還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要不是皇帝和沈采采適才的對話,她都差點忘了今年還有這麼一樁事的。
鄭婉兮既是想起了這舞弊案,心裡的想法又跟著變了變:皇帝忽然微服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