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王安犯錯,御前掌摑,慘死!,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一燝說後就再次拱手作揖,嚷道:“請陛下移居別宮!”

接著,劉一燝就慌忙朝葉向高、韓鑛二人遞了眼色。

他是真不想喝這硃砂水!

葉向高暗自嘆了一口氣,心想這個張國舅算是徹底把大明的禮制給禍害了,突然讓皇帝相信了硃砂有毒,又成功鼓動魏忠賢背叛王安,而導致現在,自己這些閣臣也不得不同意皇帝不再居住在紫禁城。

葉向高嘆氣歸嘆氣,見劉一燝情勢危急,也還是站了出來,跟著妥協道:“臣附議,為聖體之安,當移居別宮,閣臣沒必要再試此毒,還請陛下恩准。”

三輔韓鑛也跟著說:“臣亦附議。”

天啟見此嘴角微揚:“既如此,就不必喝了。那你們內閣現在就擬旨,司禮監批紅,明發上諭。”

“遵旨!”

葉向高等閣臣和魏忠賢立即回了一句。

匍匐在地的王安頓時有一種自己被排除了中樞的感覺。

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剛剛那一步棋走錯了,自己低估了下屬們想將自己取而代之的野心。

王安現在開始感到無比的恐慌。

因為權力雖然是上位者授予,但實質上是來自於底下人的承認。

現在魏忠賢的“背叛”,算是讓他失去了對抗皇帝的權力基礎,而皇帝現在殺他可以說比踩死一隻螞蟻還容易。

所以王安害怕皇帝對他失望後會因此除掉他。

他更害怕魏忠賢為鞏固自己的權力也要除掉他這個司禮監掌印。

張貴微笑地看著這一幕,看著王安,他也不知道王安為什麼會覺得整個內廷數萬宦官都會跟著他一起和皇帝作對。

如同歷史上的王安跟東林黨私底下接觸,認為皇帝拿他沒辦法一樣。

可事實上,大明的制度決定了太監再位高權重,也是不能跟皇權相抗的,本質上就是皇帝一家奴。

歷史上唯一挑戰了這一規則的太監就只有馮保而已。

但馮保的情況特殊,不是誰都可以複製的。

在馮保之後出現的權閹張鯨就沒有成功。

而且,現在的大明閣臣們,也不可能像萬曆初年那樣,敢為了王安一個太監,冒死對抗皇帝。

從魏忠賢的背叛,再到劉一燝、葉向高、韓鑛的妥協,就註定了王安要成為喪家之犬。

內閣擬旨,司禮監批紅,如此一來,皇帝遷居別宮的旨意就不是中旨,而是經過中樞同意的聖旨,六科和部院都無法再駁回。

只是這個批紅的太監不是王安而已。

但這已經不重要。

反正,皇帝和後宮諸貴人遷居別宮已成鐵定之事。

王安自然不甘心,在這之後,他就立即來了內閣,對葉向高等人說:“元輔,兩位閣老,你們真的要坐視他張國舅如此壞我大明禮制?”

葉向高瞅了劉一燝一眼,道:“陛下遷居別苑,以保聖體無虞,已經明發上諭,現在說這些作甚,本朝說到底還是以孝治天下,孝之大,莫過於視君如父,自當一切以君父安危為第一要務。”

劉一燝也跟著說:“元輔說的是,木已成舟,說什麼都晚了。”

王安搖了搖頭,又看向了韓爌:“韓閣老,也這麼認為?”

韓爌則拿出了一份奏疏:“內相來的正好,這裡有一份奏疏,是兵科右給事中霍維華的,彈劾內相您私結外臣。還請內相趕緊去陛下面前自辯才好。”

王安大驚,他沒想到這麼快就有文官要彈劾他。

他這時才發現,虧他對文官們這麼禮敬,結果也不是所有文官都心裡向著自己,還是有言官為了名聲和仕途,彈劾自己,拿自己作為進步的墊腳石。

王安繼續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之二次入伍

喜歡啃排骨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庭外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