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九章 文官專政更可怕!不能因他們人多就不殺!,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貴忍不住笑了。

拋開事實談過錯,那還怎麼談?

難道是要學秦檜來個莫須有,強行安個過錯?

天啟也怒極反笑,看著李標,問道:“你想讓朕給孫傳庭、周遇吉二人安個什麼罪?”

“至少陛下不能偏袒這二人!”

“這二人靠近幸外戚上位,私德有虧,乃奸邪之輩,豈能擔當督撫總兵重任?天下人無不質疑其德!”

“就算二人現在沒有勾結建奴,將來也會勾結建奴,陛下不能不防!”

“對於這種私德有虧者,陛下授予邊防重任,不問其德;卻對清流言官刻薄寡恩,就因為安翰林等輕信建奴細作之言,就動輒抄家殺頭!陛下這是不公!”

“為君當持正,陛下既然要不拘一格用無德之人,為何就不能對有德之人寬仁一些?!”

李標侃侃而談起來,舌綻蓮花,但話裡話外,意思無外乎一個,孫傳庭、周遇吉這種人道德上已經有原罪,所以已經不是君子,現在不犯錯將來也會犯錯,而安桐這些人道德上沒有原罪,所以即便現在犯錯了那也還是君子。

以道德治國是清流文官們治國議政的準則,也是他們藉以黨同伐異的工具。

首先外戚、內廷、勳貴、武臣、後宮、庶民等凡是非文官陣營的都屬於道德上就不可靠的勢力,有道德上的原罪。

另外,與這些陣營親近或有關係的文官個人,也屬於有道德上原罪的人,等於屬於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小人,已經不算是君子。

當然,非文官陣營的人如果巴結他們,自然也會有禮賢下士、清正有德這樣的美名。

“陛下,臣請斬禮部左侍郎李標!”

張貴給投在自己門下的陳子壯遞了個眼色,陳子壯便會意地站了出來,且直接朝李標丟了個炸彈,要求皇帝斬殺李標!

這種時候,張貴自然不會親自下場再跟一個禮部左侍郎鬥。

他只會在涉及保自己該保的人的時候才會親自站出來。

至於打壓不跟自己對付的文官清流,他不用親自出馬,讓跟自己理念一致的文官出馬比較合適,也就是所謂小弟。

而且這樣也能讓皇帝知道,文官的確不是鐵板一塊,而因此讓皇帝有更大的底氣去做出真正屬於自己內心的判斷。

李標和翰林清流們很意外,他們沒想到陳子壯會直接要皇帝殺李標。

似乎一點文臣士大夫之間的情誼也不講,要直接撕破臉的節奏。

天啟突然覺得上朝其實很有意思,尤其是現在看見這些文官們開始互咬的時候,而不是像自己即位之初時,所有人只向自己這個皇帝狂吠。

只有在這個時候,天啟才有了種自己是裁判而不是傀儡的感覺。

天啟因而倒也很配合,故作不明白地問道:“卿何以出此言?”

陳子壯稟道:“回陛下,孫傳庭、周遇吉二人,一個因進入武備學堂而簡在帝心,一個因掌前鋒營而拒絕被內賊拉攏而簡在帝心,可以說這二人雖然由國舅爺舉薦,但能獲重用,一切皆出於聖命!而且是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的明發上諭。現在李部堂言這二人私德有虧,乃奸邪小人,豈不是暗諷陛下昏聵,乃是昏主?”

陳子壯說著就道:“身為臣子,此等詈罵君父之言,不可能不憤慨,故臣請陛下斬殺此等不忠之臣!”

“陛下,臣沒有這個意思!”

李標急忙否認道。

“不,你李部堂就是這個意思,口口聲聲說他們是靠外戚上位,難道以李部堂的意思,我大明現在有外戚干政嗎?!”

陳子壯叱聲問後,就又追問李標:“有嗎?!”

李標:“臣……”

陳子壯接著就自己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之二次入伍

喜歡啃排骨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庭外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