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教導天啟皇帝,養廉制度,加強民族教育!,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圖謀離間我大明君臣,壞我邊事,而且是不遺餘力的做,竟不惜派自己女婿來,實在是讓朕越越覺得此人可惡!”

“他到底為何會這麼賣力的給建奴做事?就算對朕不滿,對朝廷不滿,也不應如此才是!”

“臣認為是民族意識不足,功名心太重所致。”

張貴回道。

“此言何解?”

天啟問道。

張貴道:“回陛下,這種為能夠做開國勳臣、永葆富貴,而不惜認異族為主的人不在少數!”

“如正統年間的喜寧。”

“李永芳這種人也不算特例。”

“以臣之見,皆在於眼下正統之學,於忠孝之教有餘,但於民族教育不足。”

“人人都知道忠君盡孝,這裡面盡孝倒是可以明確,無非盡孝於父母,但忠君呢?”

“關鍵是認誰為君?李永芳等人為謀求富貴,不惜任奴酋為君,故才有這種情況出現!”

“但如果加強民族教育,使人人知道只能認本族之君為君,那即便對朝廷不滿,對陛下不滿,也斷不會棄君又棄國。”

“即便有李永芳這種人,還是為自己的富貴認胡人為君,那天下人就可以斷定李永芳這種不是真正的忠君,因為他忠的君根本不算是本民族的君!就可以讓更多人從道義上否定他!”

“而現在,天下人還沒有這種民族意識,所以,如果李永芳說他已認奴酋為君,忠於奴酋努爾哈赤,不違背忠道,而天下人只怕並無覺得不對者。甚至會有人同情李永芳,覺得是朝廷先對不起他!”

“民族。”

天啟沉吟片刻後,猛地站起身來,看向張貴,一臉嚴肅地問道:“照你的意思,如果不加以警惕的話,像李永芳這樣的人會很多?”

張貴點頭:“尤其是國家衰敗之時。陛下,兩宋滅亡時,投金投元的還少嗎,尤其是滅南宋的還就是漢人。”

“可見,只有忠君之念而忠於民族之意識者,會很容易覺得自己忠於異族之君也是忠君,也是循正道。”

“那這樣的話,是不是每個漢人都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君主,進而背叛自己的民族?”

“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得讓制策司注意到這個。”

天啟說道。

張貴道:“陛下聖明!有民族之意識,就能有同胞之意識,如此也能使本族之民少些內鬥,多些精誠團結,而能一直對外,使外患不足懼,內憂無處生。則國家也能更強盛!”

幸好天啟不是異族皇帝,對於張貴的說話,也就很贊同,而道:“也就是說,李永芳不僅僅是叛君,還背叛了民族!是故,他已犯漢奸之罪!”

“陛下聖明。”

“那照這麼說,秦良玉這些非我漢家之人,但又忠於朝廷,怎麼看待,難不成要對其存有戒心?”

天啟舉一反三道。

張貴道:“陛下,民族是一個文化概念,非是以血統論異同,接受我華夏文化且同化者,自當已算同族,而如李永芳輩,剃髮易服而棄漢家文化者,雖是漢人然亦不是漢人也。”

天啟聽後點頭:“說的對!現在看來,李永芳的確可惡,若有朝一日能生擒他,定要嚴懲!”

……

李永芳這裡還不知道在張貴的影響下,大明天子已經將他視為最可恨的人。

而他現在才剛剛得知自己針對孫傳庭和周遇吉實施的反間計沒有成功。

“天啟真的沒有因此對孫傳庭和周遇吉怎麼樣,反而殺了彈劾他們的清流言官?”

李永芳甚至因此不可思議地問著帶回訊息的李率泰。

李率泰是他的兒子,且在李永芳問後,而繼續回道:“是的!父親!遼東那邊還傳來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