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章 朕欲立威于軍,親掌兵馬!,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報!陛下,我西山營的哨騎發現,來西山的不是普通邊軍,而是韃子,建奴韃子!”

因張貴舉薦而調任新設西山營任參將的孫應元,此時剛下馬,拜在天啟和張貴等人面前,就立即抱拳稟報了起來。

當初,在張貴提起西山不會被權貴官僚所容,而天啟因此決定在西山置一營兵馬後,便有了西山營。

明代軍制分為衛所制和營兵制。

營兵制主要是以募兵的形式組建成一營兵馬,鎮戍各地。

而一營兵馬的數量通常不固定,多則上萬少則一兩千,營主將的級別也不定,有總兵領一營的,也有參將、遊擊、守備領一營的。

而西山營只三千兵馬,皆是張貴在從流民中選出八百青壯為自家家丁後,又從新到流民中選出來的三千青壯。

而編入西山營的這三千青壯在一年前就由張貴委託給了熊廷弼訓練。

熊廷弼在遼東練兵數年,還帶著新練兵馬與建奴打了幾場勝仗。

也正因為此,在袁應泰代替熊廷弼任遼東經略之前,努爾哈赤屢次進攻瀋陽和遼陽都沒有在熊廷弼手裡討得便宜。

只是熊廷弼後來被京城裡的言官彈劾去職,袁應泰走馬上任,代替熊廷弼成為遼東經略後,才導致大明連丟瀋陽、遼陽兩處重鎮。

可見熊廷弼善於練兵。

熊廷弼在武備學堂籌辦期間,主要工作就是受張貴囑託,練西山營的兵馬。

而在半年多以前,武備學堂學員正式接受訓練開始,西山營才交給了孫應元,由孫應元繼續進行訓練,且順便征剿附近流寇,積攢實戰經驗。

如今,整個大明西山一帶的軍事力量,除了張貴的家丁隊和武備學堂的入伍生總隊外,就是西山營。

武備學堂的入伍生總隊就是武備學堂的學員和教習組成的一個編制,合計一千餘人。

但入伍生總隊從學員到教習皆是精英,如熊廷弼、馬世龍、沈有容、盧象升、夏允彝、黃得功等。

而前面提到的西山營和武備學堂是現在西山一帶直接效忠於天啟的兵馬。

張貴的家丁隊自然直接效忠於他自己。

掌控京城和西苑禁衛的兵馬則是周遇吉的前鋒營和滿桂的神樞營。

其中,周遇吉的前鋒營負責整個京師的防衛。

前鋒營是天啟讓張貴提督京營戎政後,張貴提拔周遇吉,且讓周遇吉將從京營中整頓出來的勁卒整編成的一支兵馬,算是京營現存唯一可戰的一營兵馬。

滿桂能掌控神樞營則是因為他在受張貴舉薦任京師副總兵後,於百官伏闕西苑的事件中表現良好,受到天啟信任,被直接提拔神樞營坐營指揮使,其麾下家丁也編入到神樞營內,故而使得他現在相當於成了天啟的禁衛統領。

在聽到來西山的是建奴後,張貴在緊張之餘,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利用這幾支效忠於皇帝的兵馬以及自己的家丁隊,擊退來犯之敵。

天啟也是一樣。

兩人因此對視了一眼。

“沒想到他們會如此大膽,為了消滅西山,直接請虜入關,果然如卿所言,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的卑劣事!”

旋即,天啟沉聲對張貴說了一句。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陛下乃明智之君,早已做了準備,西山一帶,陛下的兵馬加上臣的家丁,合計有五千兵馬,且各個健壯如塔,忠勇敢戰,所持火器甲冑也皆是上品,所以守住當是沒問題。”

“只是陛下不宜身涉險地,還是回京較妥,京城城高牆厚,神樞營和前鋒營兵馬更多,也更易護得陛下週全,這裡不如留給熊部堂統率禦敵,熊部堂在遼東就統領過數十萬兵馬,乃我大明鮮有的統帥之才!陛下讓他在西山統率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之二次入伍

喜歡啃排骨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庭外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