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帶六百萬石糧食回大明,全都該死!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帶六百萬石糧食回大明,全都該死!,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沈有容帶著三十艘軟帆戰艦,還留在江戶灣,準備採購一批風物作為西廠各處店鋪出售海外特產的貨物,而計劃在十一月季風改變時再回國外,張貴則先乘坐能適應順逆風的登萊水師硬帆船,帶著六百萬石糧食先回了大明。
因為張貴是率領的一支大型艦隊,數十艘大福船,有炮有銃,官兵數千,故而沿途海盜也不敢來冒犯張貴的船隊,回航時也就和來時一樣順利。
而在此時的大明,按往年慣例,六月初就該全部抵京的漕糧,但在如今的天啟四年九月,都還沒抵達京師。
甚至有的漕船還被權貴官僚挪用作為運輸自己貨物的船隻,而不像以前一樣,只是在運輸四百萬石漕糧的同時,夾帶一部分自己的貨物,而作為去北方販賣的商品。
另外,因為漕糧沒有陸續起運,也讓許多靠著漕運生存的漕工出現大規模餓死,乃至逃亡、搶糧乃至造反的情況。
京畿與邊鎮各處的糧價也因此開始飛漲,一些邊軍已經開始出現因為缺糧造成的騷亂。
以至於,來自運河兩岸各地以及邊鎮各地的告急文書,也如雪花一樣飛進了京裡。
天啟在看見這些告急文書後,心裡也有些焦灼,且不由得對魏忠賢說道:“魏忠賢啊,朕也沒有辦法,如果張貴他帶不回糧食,到時候只能委屈你了,你到時候可別怨朕,朕也是沒辦法,若不讓張貴去試試,就直接向天下文臣士大夫認輸,朕實在是做不到!不過,你放心,朕不會讓你像劉瑾一樣,你是個好奴婢,朕會讓你體面點離開。”
魏忠賢含淚道:“奴婢明白!無論為皇爺做什麼,奴婢都是心甘情願,哪怕是獻出自個兒這半截身子!要說怨,奴婢只怨那些士大夫們,一個個都是不忠的奸臣,竟真的為了那些鬧事士子斷起漕糧來,他們全都該死!”
“但願張貴他真能籌到糧食,至少把今年捱過去,這樣就能在今年結束之前,讓武備學堂畢業的第一期學員完成各自的兵馬訓練,如此就能再增加一支真正屬於朝廷的兵馬,這支兵馬就可以南下保證漕糧,不僅僅是保證漕糧,還能在清丈田畝的同時追繳逋賦。當年,張太師能在萬曆初年這樣做,就是因為戚繼光站在他這邊,而當時南北最善戰的兵馬皆是戚繼光訓練且能控制的。朝廷如今想繼續這樣做,沒有一支可靠的兵馬派去南方,是難以完成清丈的。”
天啟自言自語起來。
魏忠賢點點頭:“奴婢也希望國舅爺趕緊籌到糧食,但只是不知現在他籌得如何,西廠的人嘴都很緊,如今竟打聽不到他的訊息,奴婢在想,他是不是逃走不敢回來了?”
天啟回道:“朕也正是因為擔心他把我們都拋下離開,所以才以你的項上人頭做擔保。”
說著,天啟又嘆了一口氣,說:“我們自己也得想辦法做些事,不能只指望他,不到萬不得已,朕不會用拿自己人的命去息天下官紳的怒火!先把宮裡的用度裁減一半吧,節約出一些糧食先去緊著邊軍的使用。還有,用內帑能買就多買些糧食來,不管價格多高。這銀子多到底還是不如糧食多啊。”
“遵旨!”
接下來,內廷還真的縮減了開支,天啟主動減少了自己的膳食份額,為的是能夠多節約一些糧食出來。
魏忠賢則讓人將韓珪請了來:“小閣老,你糧食到底採購的如何?”
韓珪耷拉著頭道:“不敢瞞公公,到現在也才只籌到五萬多石糧,這些糧食還得緊著西山那邊數萬工匠的使用,如今想來,還是得等恩輔帶回糧食來才行,或者到時候就只能靠公公您的人頭來解決眼下缺糧的情況。”
“怎麼才這麼點!”
魏忠賢很是鬱悶地說了一句。
“就這還是花了十二萬多兩銀子買來的。現在京畿一帶的市面上,糧價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