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砍殺巡撫!調兵,封城戒嚴!(第三更,求追讀),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啟的出現,讓順天巡撫李子龍和劉一燝等人不由得一陣心慌。

而天啟則走到李子龍面前來:“回答朕。”

李子龍道:“祖宗並沒有這樣立規,但這已是常禮。”

“常禮個屁!”

啪!

天啟也給了李子龍一巴掌,接著就呵斥道:“欺辱朕的禁衛武臣,朕看你是連朕也敢欺負了!”

李子龍聽後大驚,後背一陣發涼,忙匍匐在地:“臣不敢!”

“你有什麼不敢的?!”

天啟喝問了一句,又問道:“你不但敢欺君,還連百姓也敢枉殺,你作為文臣,素日所倡的仁道在哪裡?!”

說著,天啟就命道:“將順天巡撫李子龍即刻斬了!”

“是!”

魏忠賢回應後沒多久,兩錦衣衛就過來將李子龍摁在了地上。

“陛下!陛下!”

李子龍急忙掙扎著大喊起來,且也向劉一燝喊道:“閣老,閣老,為我說話呀!”

劉一燝也忙站出來道:“陛下,您今日為一武臣殺堂堂巡撫,是要一改我大明朝一直以來文貴武賤的規矩嗎?!”

“荒唐!本朝從未明載過文貴武賤,你又是哪裡找來的規矩。”

天啟回了一句,就又對劉一燝道:“你的賬,我們待會再算,先把李子龍砍了!滿桂,你來執行。”

“是!”

滿桂因此拔出了腰刀。

李子龍這時候喊道:“陛下,臣勒令武臣下跪固然不合規矩,然這些流民的確犯了我大明祖制規矩,太祖曾有命令,百姓外出百里,無有路引,需逮拿送官!臣處置他們是合乎祖制的!”

張貴聽後覺得李子龍是真的無恥。

明初的路引制度早就名存實亡不知多久了,如今李子龍卻拿來為自己要剿殺百姓的行為做辯解。

要提祖製為何不提剝皮楦草的祖制。

張貴因此對汪應蛟、徐光啟、陳子壯等現在選擇投於自己門下的幾個文官說道:“你們熟悉本朝典籍,想想如何反駁他!這樣視百姓性命如草芥的惡官現在不殺,將來不知要枉殺多少百姓!”

“晚生來駁!”

探花出身的翰林官陳子壯,也就毅然走出來稟道:“啟奏陛下,太祖實錄明文記載的是,上諭戶部臣曰:“民窘於衣食,或迫於苛政則逃。使衣食給足,官司無擾,雖驅之使去,豈肯輕遠其鄉土?今逃移之民不出吾疆域之外,但使有田可耕,足以自贍,是亦國家之民也。即聽其隨地佔籍,令有司善撫之。若有不務耕種,專事末作者是為遊民,則逮捕之。”

緊接著,陳子壯便解釋道:“故而,李中丞所提祖制沒有提完全,按祖制,未有職業者,方為遊民,才需逮捕,而這些流民皆已是國舅僱工,非無業者也!李中丞這明顯是在濫用權柄、欺凌百姓。”

接著,陳子壯也補充道:“何況,另外太祖所制《大誥》有言,民若是進京告官,無需路引,甚至可直接逮貪官酷吏進京請聖上伸張。所以,即便他們之前未被國舅爺僱傭,那也有可能是進京來告御狀的,即便要按遊民逮捕,也得先令有司查明是否是進京告狀來的。”

張貴聽後,不禁心想,這翰林官到底是職業背典籍的官員,果然在解釋祖制上是專業的,如今一開口,便將李子龍方才之言駁斥得有理有據。

天啟這裡聽後也就問著李子龍:“你還有何話說?”

李子龍則看向陳子壯:“陳翰林,你無恥,你竟拿《大誥》出來,你不配為我士林中人!”

“砍了!”

天啟大喝一聲。

咔嚓!

只一刀落下。

一顆人頭就滾在了雪地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之二次入伍

喜歡啃排骨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庭外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