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犁庭掃穴!言官閉嘴!,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恭敬了些:“人人都說閣老識大體,咱家如今才發現,傳言果然不假。”

“哪裡哪裡。”

溫體仁笑著說了一句。

魏忠賢接過溫體仁已票擬的奏疏,就立即批了紅,然後吩咐錦衣衛去拿那御史。

擅議軍務彈劾周遇吉的御史因此很快被梟首示眾。

這御史在聽到要殺自己的旨意時,也很是不明白,自己不過是嗶嗶幾句,怎麼就犯得著被殺頭了。

但無論如何,從此以後,其他言官果斷選擇了閉嘴。

張貴和周遇吉這裡,指揮大軍剿滅建奴的前線,也就沒再受到任何言官滋擾的言亂傳來。

十多萬大軍不但沒有因為進軍順利而直接加速佔領赫圖阿拉,反而陸續有序地撤了回來,甚至連各處襲擾的建奴小股兵馬也未去追擊,只在外圍紮營佈哨,拉起一圈圈鐵絲網。

與此同時,大明各軍則在休整後挑選出了自己的精銳,全副武裝地深入到建奴各村各寨抓人。

“跪下不殺!跪下不殺!”

建奴的包衣也就是農奴多是流亡或被擄掠來的漢人,倒也聽得懂漢話,甚至還有看得懂漢字的,所以,當明軍精銳深入到建奴各村還拉著橫幅抓人時,這些建奴包衣皆很老實地跪了下來,跪在茅屋邊或田埂邊,然後被明軍捆綁起來帶走。

與此同時,明軍在抓走這些人後,再放火燒村燒寨,所有農田全部扒開口子,青苗直接被組織起來的兵士去割斷。

當明軍撤走,躲在深山裡的建奴旗兵出來哨探時,就發現他們所藏山林的附近村落早已寥落,不見人煙,連水井都被堵滿了泥土和糞土。

“真是毒辣!”

濟爾哈朗得知這一情況後,咬牙切齒起來,然後一拳砸在了一旁的樹幹上,使得積雪簌簌落了下來。

建奴女真雖然本是漁獵民族,但受漢家文明影響,早已進化成了農耕政權,更加依賴農業,要不然,也不能維繫數萬兵馬。

所以,張貴和周遇吉實施的這一招毀其田割其苗絕其戶的戰術,算是對建奴來了一個釜底抽薪,濟爾哈朗再怎麼澹定也澹定不了。

“本以為這明軍會為因貪功而急於拿下赫圖阿拉,以致於因長途跋涉而疲憊,且糧草補給線加長,乃至分兵守各寨,就可以給我們各個擊破的機會。卻沒想到,他們不急著佔赫圖阿拉,也不要各寨,而是直接燒寨毀田!這周遇吉到底是周遇吉,比當年的什麼杜松、劉綎的確要強不少!”

剛林這時也不由得在一旁說了一句,並不由得皺眉把一把雪塞進了口中。

他和濟爾哈朗這些八旗貴族一樣,因為早年跟著努爾哈赤在攻佔大明遼陽、沉陽、廣寧後,早已體驗到了漢人官僚階級的優握生活,脾胃也喝貫了來自南方的各類熱騰騰的名茶,吃慣了山珍海味,所以如今逃進深山老林裡,像他的老祖宗們一樣吃雪解決飢渴問題對他而言已經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但現在明軍毀了各處水井,他現在也不得不忍受這份苦。

而在剛林這麼說後,濟爾哈朗則道:“更關鍵的不是這個周遇吉,而是如今明國自從有了那個張國舅後,居然就沒有文官掣肘前方將領之情況了!按理,他們這麼久還沒拿下赫圖阿拉,早該有言官彈劾了!還是說明廷那些言官如今就真的識大體學會閉嘴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