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徹底解放漢人,興兵討逆!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五章 徹底解放漢人,興兵討逆!,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皇帝知道這事後頗為震驚,他沒想到南方的官吏地主會這麼反感免天下徭役,還不惜因此與朝廷反目。
“是朕太激進了嗎,諸卿?”
新皇帝不由得因此問起了溫體仁和畢自嚴等人。
畢自嚴這時毅然出列道:“以臣愚見,非是陛下激進,而是陛下恰巧遇到了這麼個時候。中央朝廷與地方官紳這一衝突是在所難免!”
“因為,天下之財,天下之人,不在朝廷便在豪強,朝廷欲奪豪強之人財,而豪強自不會如百姓們任由朝廷宰割!”
溫體仁也跟著附和說:“是這個道理。陛下,戰事是難以避免的,而且,南方有地之大族其實早就在國舅爺未出關前就漸有不滿,只是因為知道國舅爺會在陛下大婚後離開,而忍著沒有兵戎相見而已,也就都還是寄希望於陛下,希望陛下能願意讓利於他們,進而也就避免了一場干戈。”
“朕怎麼可以讓!”
“三十萬近衛軍和上百萬虎賁軍,還有天下那麼多宗室勳貴官僚,等著朕發錢去養呢。要是都讓了出去,朕還拿什麼來養近衛軍,養天下宗室勳貴和臣工,還拿什麼錢去賑災?”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新皇帝言道。
“只能興兵討逆!天下不能容許這種背叛君王抗旨不尊的情況存在!”
兵部尚書孫傳庭直接在這時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那就討!”
新皇帝也切齒說了一句,就道:“只是怎麼討,需調多少兵,需怎麼打?”
“不如還是請國舅爺回來?”
溫體仁這時問了一句。
盧象升這時言道:“不必,陛下,以臣看,眼下也正是陛下立威的時機。”
新皇帝也點了點頭:“盧卿所言沒錯,暫時還不需要讓舅父回來,朕這些年也是受過他的多年教誨,即便他沒在這裡,也基本上能猜到他會怎麼做。如今這場戰事,說白了,還是地主們不願意放棄奴役自己同胞所導致的,所言才會限制南方漢人自由遷徙,才會跟朝廷反著來。”
說到這裡,新皇帝就道:“而他們越是這樣不願意放棄奴役自己同胞,我們朝廷就應該越是要抬高所有漢人的地位。比如,要讓普通漢人僱工也有假期,也有休息的時間,也能論政,也能享受和士大夫一樣的待遇,如見官不跪,見朕不跪,如被官衙冤枉一旦被平反昭雪還可以要求朝廷予以賠償,如能個每天有四個時辰屬於工廠作坊,四個時辰屬於自己,還有四個時辰能用來睡覺等等。”
“陛下聖明!但臣以為得循序漸進的來,因為眼下這樣做,是為了與南方逆賊相區別,是為了能最快最徹底的消滅南方逆賊,所以,不如以參軍即為國士的名義給予漢人這種待遇,即天下漢人凡願意入軍為朝廷討逆者,可獲得官身,可受陛下禮待而不下跪,可以在工作時只被限制在四個時辰內而薪酬卻不能降低,且受朝廷保護,而工作作坊不得因此開除大明國士,一旦無故開除,需賠償被開除之國士十倍年俸!且允許國士之間成立自己的社盟。”
新任禮部尚書文震孟這時言道。
新皇帝聽後甚為贊同,便讓制策司照此執行起來。
大明北方的人口本就沒有南方多,但在新的參軍即國士的政策刺激下,一下子竟導致大量北方漢人積極參軍,以致於沒幾個月就新組建的討逆軍兵馬數量就突破到了六十餘萬。
當然,這是後話,對於大明朝廷而言,在新皇帝頒佈培養國士的政令後不久,就突然接到緊急戰報說,南方的地主武裝已經在左良玉等官將率領下率先向北進軍,且已經渡河攻下了山東東昌府,同時還是分兵不戰而下河南歸德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