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掀起大案!不做亡國之君!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章 掀起大案!不做亡國之君!,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餘謨本就失血過多,急火攻心之下,又氣得吐了血,所以一下子就直接氣暈了過去。
在劉餘謨再次甦醒過來後,天色已近黃昏,夕陽晚照下,天啟依舊坐在他面前,張貴在旁邊站著。
這時,天啟再次問著他:“告訴朕,到底是什麼情況?”
劉餘謨道:“沒錯,臣的確誣陷了夏允彝,理由自不必多言,他乃改制急先鋒,天下士紳誰不對他恨之入骨?如今若能把他攀咬上,順便讓支援改制的官員中間發生分歧,甚至讓陛下您主動打壓改制中的一部分官員,使支援改制的變法派內部分裂,豈不更好?”
“你可真是狡猾!又差點把朕給騙了。”
天啟咬牙說道。
張貴道:“陛下不必為此生氣!他能想到這一點,只是因為他是御前近臣,更清楚變法派內部有哪些分歧而已。夏允彝等的確希望直接均田,而臣和朱閣部等則認為還是應先試著將內憂向外轉移,這些分歧的確存在,而他不過是利用了這一點而已。”
如張貴所言,現在的大明變法派內部的確已經開始滋生出分歧。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雖然對於支援變法派的大明官員而言,目標都是一樣的,都是想富國強兵民豐,但在具體的政策上,則會有左右之分。
有的希望更激進一點,一勞永逸,崇尚二十年如一日的徹底革新風暴。
有的希望更緩和一點,一步步的來。
和北宋王安石變法一樣,新黨官員中就有針對具體某些變法內容觀點不同的地方存在。
比如青苗法。
雖然新黨官員都同意推行,但有的官員覺得青苗法可以推行但不能向青苗借貸的農民收取利息。
有的則覺得應該要收取利息,如此才能富國。
而也因為這些分歧,使得最先進入新黨變法圈子的蘇轍後來就不得不為此選擇了退出。
如今大明的變法官員們中間,也的確開始出現這樣的分歧。
天啟和張貴這種權貴推行新政是因為想解決可能發生的統治危機。
故而並不急於用狂風暴雨的方式來革新除弊,即直接均天下之田,而是想著先將內憂對外轉移,用穿針引線的方式一步步織就出中興的盛世畫面。
但夏允彝這些在變法中具體執行新政的官員,因為大多數寒門士子出身,且又親眼目睹到士紳的罪惡,而更清楚士紳對百姓欠下了多少血仇,所以,他們也就不僅僅是想解決王朝的危機,還有清算和復仇的想法,希望均天下之田,把士紳徹底消滅。
這個分歧的確開始出現,但張貴相信還沒上升到要動用陰謀除掉皇帝的地步。
畢竟他和天啟都還沒直接說均天下之田不對。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所謂夏允彝弒君,不過是劉餘謨編造的一個陰謀而已。
但張貴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劉餘謨也的確厲害,不但潛伏在武備學堂內部,經過了重重思想考核與素質考核,竟到現在也會抓住自己變法派內部的弱點,差點就成功挑起變法部內部的鬥爭與分裂。
“你說的沒錯。”
天啟點了點頭。
劉餘謨這裡則感嘆一聲,說道:“本也沒打算讓陛下您落水,不過是別無他法而已。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弒君呢。陛下,您難道就不該反思一下自己嗎?”
“朕有什麼好反思的,若真因為你們落水不治,也比做亡國之君強。”
天啟望著天邊晚霞,說後又道:“畢竟,即便朕落水不治,後人或許還能看到太陽再次升起在大明的土地上。”
劉餘謨苦笑。
天啟則問道:“你考入朕的武備學堂,又經過重重考核,進入朕的禁衛營,原本的目的是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