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假裝清廉失敗,斬首於市!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二章 假裝清廉失敗,斬首於市!,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極的地步,到只能著布丁布衣,乃至舉家食粥、早飯只能用半塊硬餅解決,怎麼現在又都各個被查抄出上百萬兩白銀的家資來?!”
“尤其是你,孔愛卿,還有吳愛卿,你們幾個不是說自己破家為國買股票也才湊出幾百兩白銀嗎?如今,你們作何解釋?!”
天啟更是重點叱問起孔貞運和吳宗達這些人來。
“陛下開恩,陛下開恩啊!”
孔貞運、吳宗達這些人此時只有磕頭求饒。
他們現在也很是懊悔,懊悔當初不該為了所謂的清名做出欺君之事。
這也是受儒家理學影響後,士大夫普遍存在的一種矛盾現象。
因為儒家理學要求士大夫注重道德修養,要在道德上接近聖人,因此整個士林都特別喜歡打造自己道德修養高、清廉守正的人設。
但人的本性又是抵禦不了聲色利祿的誘惑。
所以,這使得孔貞運和吳宗達這些文臣士大夫會做出很矛盾的事,一方面想要清廉正直的人設,一方面又想奢侈地享受生活。
“皆按欺君之罪,抄家論罪!”
天啟這時直接丟下了一句。
孔貞運和吳宗達這些人聽後,徹底地陷入了生無可戀的狀態。
“斬!”
沒多久,孔貞運和吳宗達這些人就因為欺君之罪被斬首於市。
他們也沒有想到在皇帝面前裝窮會落到這個地步,當然,他們落到這個地步本質上還是因為他們沒有把社稷蒼生放在心上,而且他們應該感到慶幸的是,在跟著周道登和一干反動士子擁立信王時及時逃走,沒有選擇繼續跟著一起參與政變,而落得個九族皆滅乃至本人凌遲的下場已經算是好很多了。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天啟的心情因此變得十分舒暢,他就知道張貴會讓這些裝清貧的傢伙現出原形。
但對於許多還想著靠道德節操立人設的文臣士大夫們而言,孔貞運這些人的下場,讓他們的心情變得更加複雜,因為這讓他們想過又當又立的日子越發的難。
至於是否讓張貴、袁可立、陳子壯這些持有大量茂山鐵礦的大臣讓利於民,天啟最終以這些人是因為忠君報國而得利甚豐,故不當強逼起讓利於民,至於其是否售出轉讓全憑其自主處理,且言明一切股票發售本就是聽全民自願,故而如今出現這種局面也算不得違拗惠利於民的初衷。
因而,張貴、袁可立、陳子壯這些變法派大臣不但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也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這種情況讓很多大臣都感到意外,破家為國還能大富?
另外,因為建奴元氣大傷,茂山鐵礦得以繼續順利開採,大明在鐵礦資源上的需求繼續得到大家滿足,整個大明將內部危機往外轉移的新政策略也得以繼續推行著。
大明國內的內部問題因此繼續得到大量解決,國家收入和社會繁榮程度越來越好。
陳子壯有感於此,為繼續讓大明更徹底地把內部矛盾往外轉移,也就提出了“尊明貶夷”的思想,從思想上主張漢文化為最高的文明形式,一切非漢化者皆為野蠻者,皆當被教化。
另外,陳子壯還主張大明有義務教化天下非漢化者擺脫愚昧,接受文明,進而消弭天下殺伐之事,使得世界安寧,秩序井然。
不過,陳子壯的主張很不被許多主張克己復禮的儒生們接受,他們依舊堅持認為當以禮待夷,使夷慕中華之德,而對自己的民眾才應該教化之,使其守禮。
所以,許多儒生批判陳子壯突然說唯貴中華,是在有意為朝廷繼續窮兵黷武造聲勢。
張貴倒是因此不得不承認,因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