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是不是要朕退位?!文臣當場氣得吐血!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一章 是不是要朕退位?!文臣當場氣得吐血!,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還想說什麼,是不是想說,就因為要制衡張卿,不讓他的勢力過大。朕還必須捏著鼻子原諒他楊嗣昌,且繼續給他一個機會?”
天啟沒好氣地問著劉鴻訓。
劉鴻訓倒也不隱瞞,也不顧天啟此時正生楊嗣昌的氣,道:“臣的確是這個意思。陛下,國舅爺屢次先斬後奏,您都可以原諒。為何,楊部堂不過是因為底下將領無能而敗的事,就不能寬宥?”
說著,劉鴻訓就又道:“據急報所知,是李輔明準備不足,乃至連累了楊部堂,而非楊部堂指揮失當呢。另外,楊部堂也屢有急遞奏疏送內閣,言工業司遲遲不送火器火藥去,想必這才是大敗之根由。陛下與其在這裡指責楊部堂,不如問問國舅爺,為何工業司不遲遲火器火藥去!”
張貴這時候站出來道:“陛下,工業司並未收到李輔明的訂購單。臣願意請陛下下旨著欽差去查,另外,臣也發函問了提督李輔明,是不是不需要訂購工業司的火器火藥,還是兵部未準其訂購,但李輔明並未向臣回信。”
天啟聽後沒說話。
這時,劉鴻訓則趁機信口繼續說道:“陛下,臣認為如今這一敗,雖說是李輔明準備不足,貽誤戰事,但根由還是朝廷改制太過,尤其是改科舉之制,不再獨尊理學,而喪失天下人心所致。叛軍能勝,在於他們借獨尊理學而開科考,得了天下人心所致!”
說著,劉鴻訓就直接拜在地上,將象笏往地上重重一磕:“臣請陛下恢復科舉原有之制!以解天下人心之怨!”
“陛下!臣仍然認為這跟人心沒關係,天下人由士農工商組成,學理學只士人也,對於庶民而言,科舉考什麼對他們不重要,而對於士人而言,忠君對他們很重要,所以這次敗與人心沒關係。”
張貴說著就道:“如果閣老真覺得人心都在偽朝那邊,那閣老也應該從天下人心,去偽朝做官!”
“你!”
劉鴻訓被張貴懟的青筋直冒,一時只得道:“好!拋開這些不談,造成如今這局面,國舅爺覺得自己一點責任也沒有嗎?!”
“陛下,臣認為,國舅爺本就沒有責任!”
“楊部堂非國舅爺所薦,而被任命時,臣這個吏部尚書又未及時認清且本事而勸阻。王文奎、王鰲永這些逆臣能任封疆,也非國舅爺安排,是由臣廷推時所薦舉。要說有責任,其實臣這個吏部尚書倒是有很大的責任!”
袁可立這時候果斷站了出來,且接著就直接匍匐在地,取下烏紗帽:“臣用人不當,願辭官請罪!請陛下恩准!”
“陛下,如果說人心淪喪,皆向著偽朝,乃至有士子去偽朝,那臣這個禮部尚書才有莫大的責任,是臣引導學風不力,而國舅爺非禮部尚書,這事也與他談不上關係,故要追責,臣罪莫大焉!”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陳子壯也跟著請起罪來,道:“臣也願辭官請罪!”
韓爌也在這時候道:“算來的話,臣這個首輔才難辭其咎!”
袁可立和陳子壯這些改革派大臣此時都這樣做,意在告訴天啟,如果您真要信了劉鴻訓的話,把注意力放在防止張國舅做大這種內鬥的事上,而不再把精力放在對外擴張和改革變法時,就藉此機會準自己這些人辭官。
因為自己這些人皆是張國舅一系的,辭官正好利於削弱張國舅的勢力。
天啟自然明白他們的意思,也就道:“不允!要說有責任,首在朕過,是朕讓點了他楊嗣昌,是不是朕也得退位?!”
袁可立等聽天啟這樣說,只得起身,不好再請罪。
張貴則在這時候,看向劉鴻訓:“請問閣老,大明是誰做主?難道閣老也同那些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