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孩兒營,皇太極認爹!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孩兒營,皇太極認爹!,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太極很恭順地回道。
“哈哈哈!好兒子!”
林丹汗高興得大笑起來,且立即命令自己蒙古諸部向西山的明軍發起攻擊。
而他也親自率部押陣前去。
只是在林丹汗前去後,皇太極卻突然收住笑容,對嶽託吩咐道:“嶽託,傳命,前軍變後軍,後軍便前軍,立即按原計劃,向三河關寧兵方向疾進出關!出關後,對蒙古諸部予以掃蕩,年邁者皆殺之,婦幼青壯、牛羊馬等皆擄之!”
“是!”
嶽託答應了一聲。
原來皇太極早就沒想要在這裡和明軍血拼。
不是他怕,而是他想儲存實力。
因為他的建奴人口確實不多。
要不然,歷史上他也不會在崇禎年間每次入關後,都是以大肆擄掠人口回去為主。
因為其父努爾哈赤在位時,雖然軍事上很出色,卻不怎麼懂得建設,乃至每次征戰時,以殺戮為主,使得後金根據地建設不起來,人口沒有大幅度增加,甚至許多新擴張的農田都沒有奴隸也就是包衣去耕種。
而偏偏這些都是一個農耕政權壯大的基礎。
皇太極自然不敢大肆浪費人口,尤其是自己的青壯人口。
自從他知道張貴帶回數萬近衛軍回來後,他就知道自己這些人想入關發財的機會沒了,也就早就打算著出關。
只是皇太極又不想這麼白白的回去。
而他也就只能把主意打到蒙古人身上。
所以,他故意說要和蒙古人一起擊潰明軍後在大肆屠掠大明京畿,但實際上他早已暗中與祖大壽通氣,建議祖大壽同意國舅張貴的拉攏,而獻出袁崇煥,並暗中助他的大軍出關,他會把這一路上增加的傷病員丟給他,作為殺敵首級獻給朝廷,而作為給大明朝廷的交待。
但他的建奴主力則可以因此平穩出關,並讓祖大壽這些關寧兵繼續有養寇自重的機會。
祖大壽不得不承認,皇太極很厲害,竟會猜到國舅張貴會來說服他出賣袁崇煥,還竟主動先建議他同意出賣袁崇煥,並建議他到時候把他所佈防的地方告訴他,而利於他率自己建奴主力撤回關外。
皇太極的確已經敏銳地察覺到大明朝廷在有意調動大軍於四處設重兵,而企圖吃掉他們這些人,因為他發現,大明國舅張貴在帶回數萬大軍,休整數日後,竟一直都是派出小規模兵力去四周收復各處關隘,而不主動來攻擊他的主力。
他可不認為同樣在遼南敢於野外對戰他建奴的近衛軍會不敢進攻他的主力。
所以,皇太極也就早就猜到了張貴要做什麼,而也建議祖大壽怎麼做。
祖大壽這些關寧兵的確需要後金這支勢力來保證他們可以一直吃遼餉,也就答應配合皇太極,並也在張貴派人來勸他出賣袁崇煥後,也毫不猶豫地出賣了袁崇煥。
而皇太極在祖大壽答應後,就只等著林丹汗上套,並利用明軍與林丹汗對戰的機會,從關寧兵的防線逃走。
所以,為了讓林丹汗上套,率其全部主力進攻明軍,他一開始竟主動對林丹汗提起一起攻打西山的明軍主力,而在試探完明軍虛實後,他又透過願意當兒子的方式,讓林丹汗主力盡出,去拖住明軍!
而他自己則好帶著自己的建奴主力趁機熘走,並打算趁蒙古主力在關內被明軍拖住時,順便去蒙古劫掠一波,用蒙古諸部的血補自己後金的損失。
為到達這個目的,對於善於玩弄政治的皇太極而言,別說當兒子,就是他孫子,他也敢去做。
現在皇太極的目的便已達到,並很快就來到了三河。
奉命守在三河攔截韃子的關寧兵一得知有大批韃子往這裡來,皆戒備起來。
唯獨祖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