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章 大明大富!積銀數億兩!,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祖大壽聽到自己的判決後,直接暈倒在了地上。

吳襄和祖大春等則是哭喊著饒命起來。

但哭喊自然是沒有用的,大明已經不再需要他們,甚至他們還成了大明中興的絆腳石,就註定要被踢開。

祖大壽等遼地將領被剮的時候,許多在關內安頓下來的遼地漢民都來觀了刑,且直呼剮的好。

因為作為遼地漢民,祖大壽這些遼地官將給他們造成的迫害,很多時候不遜於建奴。

因為,這個時代的漢人官將也不可能指望他們有什麼民族意識,如果能搶掠百姓十分,他們絕不會大發善心的只搶九分。

所以,遼地漢民們在見祖大壽被剮時,自然會大呼叫好。

吳襄則在被剮時,瞅了在人群中的何可綱一眼,他現在很恨何可綱,因為何可綱背叛了他們。

一同受刑的還有遼地將領的後輩吳三桂。

吳三桂自然不知道他在原歷史上會在大明滅亡後成為大清入關奪取漢家江山的急先鋒,並斷絕了明季政權在大陸的最後一點希望,而用弓弦勒死了永曆帝。

他現在只是覺得自己很倒黴,從一開始突然要去建奴做旗人,到現在居然跟著自己父輩們成了被朝廷處決的罪犯。

吳三桂苦笑了起來,他不由得感慨,蒼天不給自己一個好的命運,讓自己不能做一個建功立業的忠臣良將,只能被迫以反賊的名義去死。

無論如何,遼地將門被剷除,於國於民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首先,天啟總算決定下詔停徵遼餉。

本來遼餉早就應該停徵的,畢竟國帑早已充盈。

但停徵遼餉的阻力還是有,而最大的阻力就來自於這些遼地將領和在背後支援他們的勢力。

而如今遼地將門被剷除,代之以朝廷直屬的官軍鎮守遼地,停徵遼餉的阻力自然也就不再有。

其次,遼地將門所兼併的良田開始被均分於遼民,使遼民不至於再因為沉重的盤剝,而不得不背井離鄉。另外,朝廷也增加在了遼地的田賦收入。

除此之外,因為在遼地鎮守官軍是中央朝廷的直屬官軍,皇帝和兵部都願意更大方的動用內帑國帑發餉銀賞銀給到遼地,使得這些官軍不用再因為餉銀不足而導致軍紀敗壞,乃至欺壓當地百姓。

同時,這些官軍也因為直接由朝廷控制,又是客軍,且家卷多控制在朝廷手裡,乃至收入也是靠軍功多寡來評判多寡,也都不像遼地將領一樣,因為是本地地主,田租收入不遜於朝廷所給餉銀,所以不怎麼熱衷於建立軍功,只希望從朝廷身上多撈點好處,而現在的官軍們只是積極作戰,使得遼地邊患也減輕不少。

新任寧遠總兵馬祥麟就因為是客軍,而不熱衷於奪當地遼民之田,只熱衷於去殺劫掠遼民的蒙古遊騎,以換取軍功。

故遼地將領被剷除對於遼地百姓而言,無疑是正反饋。

遼地將領被剷除使得大量遼地耕田為百姓所有。

德王、衡王、荊王、晉王這四王也因為弒君被誅滿門後,其王府田產也被分給了百姓。

這些人昔日所佔田地都不是小數目,故而在分田給百姓後,直接體現在朝廷田賦收入上的,都不是一筆小數字。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不過,這是後話,擺在大明朝廷面前的問題已經不是缺錢的問題,而是錢太多和糧食太少的問題。

“內帑已積財折銀達三萬萬兩以上!國帑各倉藏金銀等物折銀也有一萬三千多萬兩!另有存糧兩百餘萬石。”

新任戶部尚書畢自嚴此時就在制策司向天啟等奏報著朝廷積蓄,且道:“這些皆是歷年抄沒各家和追繳稅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之二次入伍

喜歡啃排骨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庭外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