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那一刀的溫柔,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來之前,朱雄英認為萬斛堆的寺廟,一定是藏傳佛教的風格。畢竟蒙古的歷代皇帝,皆崇信藏傳佛教,哈剌章是前元的孤臣孽子,習慣相同也不奇怪。
而且,蒙古帝國統治中原近百年,北方又是他們的大本營,沙山這種邊地藏傳風格的寺廟,隨處可見。
但這座寺廟,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原風格。
而隨同的劉璟,卻以為很是正常,哈剌章是元順帝時丞相脫脫之長子,蒙古貴族出身,正牌“跟腳”的家族。
少時受教於漢人學者鄭深,鄭深贊其教以書詩,得師道甚,是正兒八經讀著四書五經的蒙古貴族。
在山門前踱了幾步,劉璟有些擔心的說:“殿下,臣還是覺得,能不動手,儘量還是不動手的好。”
劉璟是有自己理由的,傳國玉璽,那是我華夏瑰寶,皇權的象徵。皇帝驅除韃虜,恢復漢人衣冠,得國之正,不下於漢高祖。
如果能說服哈剌章,哪怕像燕王逼降乃兒不花一樣。讓他以北元重臣的身份到應天獻璽,那政治上的意義就非同尋常了。
此舉,無疑是向天下證明,大明乃天命所歸。在民間,在仕林,甚至在將來的歷史上,都將對朱明皇朝,有著積極的意義。
光明正大,造足聲勢弄回應天,不比虞王讓人假扮馬匪行劫奪寶,更高明嗎?劉璟相信,做到這一點並不難,而且絕對蓋過燕王。
他就想不明白了,虞王那麼想贏過燕王,為什麼會用這種粗暴,且不入流的方式。
呵呵,撣袖子的朱雄英微微一笑:“仲璟,你這個人啊,有公心,守道德,絕對稱得上正人君子。”
“可你跟尊父青田先生一樣,你們愛的不是朱家,而是漢人的衣冠正統。”
是,劉璟說的這一點,朱雄英早就想到了,而且要想蓋過他四叔,這也是唯一的方法。聲勢越大,知道的人越多,對大明、對皇帝、甚至對他自己都有好處。
可劉璟過分小看哈剌章了,他可比張思道那武夫難對付多了。且對黃金家族的赤膽忠心,遠遠不是前元等歸降的漢人能比的。
對於這種食古不化,頑固分子,哪怕把他扔到錦衣衛的詔獄裡,也休想讓其心甘情願的歸降大明。
聽聽,聽聽寺廟裡的打鬥聲有多激烈,從這聲音就知道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說的就是哈剌章這種老東西。
讓常森、宋忠假扮馬匪,實在是無奈之舉,他對大明的仇恨,甚過一切。想掰開他的嘴,就必須摒棄官軍的身份。
“還不明白?”
拍了拍劉璟的肩膀,朱雄英認真道:“其實,在他眼裡啊,咱們才是賊!”
賊?誰是賊?這話說誰呢?
難道漢人恢復祖宗留下的江山,保護千年傳承下來的道統,怎麼就成了賊。
他們元人才是賊,奴役中原百年,毀農田、克重稅,還有那冷人不恥的初夜權,......,種種迫民之政,不勝列舉。如此野蠻的民族,如何配的上這錦繡的山河!
“殿,殿下?”
等劉璟反應過來時,抬頭瞧見朱雄英與沐影進了山門。呸呸,狠狠吐了兩口,甩了一下袍子,劉璟也趕緊跟了上去。
剛到大雄寶殿前,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滿地的屍體。其次,便是剩下的七八個武僧,拼死守在殿前,與常森等人纏鬥。
濃重的血腥味,燻得人胃裡翻江倒海的。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劉璟就捂著嘴跑到角落,嘔嘔的吐了起來。
善解人意的沐影喝斥道:“不要笑,劉先生是斯文人,跟咱們還是不一樣的。”
她這話音剛落,大雄寶殿的八扇大門頓開,幾十位光頭和尚手持利刃,挺身而立。
為首是一位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