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前哨,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用耿炳文的話說,王保保的兒子-擴廓峪,雖然沒有其父那種名將之資;但也絕不是簡單的人物,常從其父左右,以為護軍大將。
看看龍隱山被他經營的情況就知道,東西谷口皆建有巨石壘砌寨牆,與南北山脊相連。寨牆設計也十分嚴密,瞭望臺、射箭孔、放石垛、滾木臺等。
東西寨牆中門前,各有一道四丈寬、三丈深壕溝,裡面插滿了尖木。平常要過去,便只有山體兩側的吊橋才能透過。
而且,南北的山頭,竟然還被人工剷出了兩塊空地,各自擺放了五架投石機。俯視整個龍隱山,可拋射到山體周圍,任何一個地方。
深山荒地,用盡地勢地利,卻被他經營成了一座山城,可保其族人在裡面安生過活。
耿炳文、朱雄英統兵至此後,他們竟然還推了二十門“元大德二年制”的火炮。好傢伙,這種“老爺炮”快一百年的東西了,還留著呢,留著能下崽嗎?
不過,這種嘲笑很快便被擴廓峪的實際行動打消了。為了嚮明軍展示“肌肉”,還真把這東西咕咚響了。
熟諳兵事的徐允恭,見虞王對寨牆上的火炮感興趣,趕緊介紹了這種炮的特性:這類炮口大如碗,即炮口直徑接近碗那麼大,與其說是炮,其實就是大號的火銃。
這種碗口銃使用時平射,彈丸可以放入身管內,用於攻擊敵方人馬,或在水戰時直接用於擊毀敵方船隻。前元時,只有元廷直接統轄的精銳,才會配置這樣的火炮。
制式是大德二年定形的沒錯,可鑄造的年份,卻不可能是大德二年。將近一百年的銅,鏽也鏽簍了,根本就不能用。
當然,他擴廓峪佔盡地利沒錯,也有火炮傍身。但明軍卻也不懼,這次秦軍配備了一個炮隊,配四十門洪武大鐵炮(臼炮型)。
洪武大鐵炮為洪武十年定製,全長四尺、口徑一尺半,重四百斤,火炮彈丸裝在炮口裝填,使用拋射的方式,將彈丸發射出。
當年,鄱陽湖水戰時,朱元璋的戰場,使用的就是這種火炮,一戰為大明鼎定江南,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與“元大德二年制”形制差不多,重達一千一百斤的碗口炮,數量是不少,兵部此次都配給了晉、燕二王。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仿照-元將-達禮麻識理“火銃什伍相聯”的三千人火銃隊,越佔我軍兵力總和的一成。”
“威力雖然不及盞口炮,但也算聊勝於無。”
徐允恭的話裡,帶著情緒。可晉燕二王是北伐的主力,秦軍只是偏師,配給他們也屬正常。在這方面,沒什麼好爭的。
但這洪武大鐵炮,朱雄英心裡卻大為震撼,這他媽不就是迫擊炮嗎?敢情迫擊炮,是咱中國人發明的。
照著徐允恭的意思,火炮、火銃、投石機,明軍都比擴廓峪強太多了,只要朱雄英,耿炳文一聲令下,即可發動進攻。
縱然,他佔盡了地利,地形險峻,易守難攻,但也不過是一時之利。擴廓峪的兵力有限,根本經受不住幾輪進攻。
此刻的徐允恭已經摩拳擦掌了,伯也臺部是他爹心中遺憾,今兒他就要請令為前部,完成他爹的遺願。
“你大爺的,憑什麼你當前鋒!徐允恭,你休想跟老子搶頭功。”
常森推開左右的侍衛,踉蹌兩步,跪在地上請令。請虞王、大將軍,給他一次正名的機會。讓全軍的將校看看,常十萬的兒子還有血性!
當然,常森這要求,可有點逞強!幾天前,他捱了三十軍棍,傷口才結痂,現在就揮戈上陣,怎麼比得過蓄勢待發、經驗豐富的徐允恭麼?
朱雄英明白,他的這位小舅父,外面看似嬉笑怒罵,內則心思細膩之人。作為常遇春的兒子,卻活成了個跟班,處處受外甥的庇佑,讓他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