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小試鋒芒!,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連三天,朱雄英既不管劉璟的生死,也不問伯也臺部的動向,整整三天,帶人趕製出了五十個,口徑一尺,長三尺的鐵桶。
常森一問,鼻子差點沒氣歪,他竟然說這東西是炮,而且,還給起了個名字-沒良心炮。
“殿下,劉璟去三天了,擴廓峪還不肯降,估計已經命在不測了。”
“當務之急,是整軍攻城,不是弄這些小玩意玩鬧。”
三日無訊,大戰在即,搞這鳥東西有什麼用,胡鬧不是!鐵鉉都急死了,可這位小爺呢,平時精的跟什麼似的,現在撒的哪門子癔症。
“你急什麼,你看看鼎石,他就比你懂禮數。”
鐵鉉不是不想說,而是他實在沒有搞明白,這種造型與鐵桶頗為相似的東西,如何能稱之為炮。
而且,殿下還畫了一張草圖,一個小人,牽著一條名為-引線的線,右邊是個斜插桶,裸露一部,為盡末。
自下而上的標明瞭,發射藥、隔離板、火藥包,且還附加了一句:桶與坑之間的縫隙,務必用土填實。
“殿下,您能跟臣解釋一下,這是什麼炮麼?”
制炮可不像做豆腐,開銷大、耗時久、製作難,工部一年也就能鑄造幾十門。而現在,朱雄英就用了三天,材料又這麼簡單,如何與重金打造的炮相比。
來來來,對二人招了招手,拾起一根小木棍,朱雄英就給二人畫開了。火炮要想打的遠,足夠的威力只能依賴增加彈丸的動能。
為了增加火炮的威力,無非兩點,增加炮彈的速度,或增加炮彈重量。在確定好炮彈的材質前提下,增加炮彈質量,就會加大火炮的口徑。
增加火藥,又容易炸膛,於是不得不加厚炮壁,增加使用壽命,重量越來越大,這就是碗口炮為什麼比洪武大鐵炮重的原因。
受啟發於洪武大鐵炮這種拋射炮,朱雄英特地打造了這種,大仰角使用,射程較近,做工簡單,耗時短,耗材少的火炮。
缺點嘛,也不是沒有,這種炮發射的是火藥包,射程、精度根本沒譜。他做的這些最遠的能打五百尺,最近的只有一百五十尺。
而且容易炸膛,昨兒他出營去搞實驗,就炸死了三位士卒。可這點損失,比起攻城來,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鐵鉉和常森是聽著糊塗,什麼動能、什麼速度的,他倆是兩眼一抹黑。可有一點是明確的,虞王所造之炮,就是為了攻破龍隱山城寨。
咚咚,敲了兩下,常森一臉不信的言道:“殿下,這東西能當大炮用嗎?”
不是常森懷疑自己的外甥,他跟虞王這麼多年了,從來沒見過殿下去工部,更不知道殿下會造大炮。
戰場兇危,戰機稍縱即逝,要是因為弄這東西,耽誤了作戰,就得不償失了。仗打輸了,傷亡可就不是殿下心疼的那點了。
“自信一點,把嗎去掉!”,解釋再多有什麼用,還得是眼見為實。
拍著常森的肩膀,朱雄英認真道:“日落之前,擴廓峪要還不識相,本王就用他們炸平龍隱山。”
就在三人閒聊之時,一位百戶跑了過來,言北坡二十里之外,開來一支規模近五千的隊伍,兵器雜亂,服飾各異,分不清是什麼軍隊。
唯一醒目的,便是一面紅底黑字的“張”字帥旗。賀蘭山以西,山頭林立,匪患橫行,斥候也搞不清楚,他們是哪兒來的。
“算你倆有眼福,剛瞌睡,就有人把枕頭送來了。”
“行,今兒就用這支馬匪,一試沒良心炮的威力。”
說完這話,朱雄英勒令宋忠率千餘士卒,將這五十門炮埋於北坡下的開闊地。另派人通知前面的耿炳文、徐允恭二將,緊守前軍,防止伯也臺部反攻。
最後,點營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