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議!,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裡呢!東察哈臺聯軍人多,明軍兵力頗少。
可明軍接連收復失地,斬獲頗多,重挫敵軍士氣,在這個時候決戰,對他們十分的不利。如此僵持下去,只能是圖耗軍費。
如果,天長日久的拉鋸下去,明軍的增援一到,形勢就會變的更糟。這樣一來,扎失牙蘭這個戰略要地,反而會成為累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所以,徐允恭的意思是,他們是在迷惑明軍,等著一個恰當的時機,悄悄北撤,一路退回煙墩一線,以哈梅里為中心拒守。
就在這時,劉璟又補了一條,前四次明軍征伐,兀納失裡都是退入東察哈臺境內暫避鋒芒,待明軍主力回返,再次回到哈梅里繼續割據。
要是這次與前面的戰役相同,那最後的結果也一定如此。這是個舊疾,也是個隱患。西北的問題要想徹底解決,這才是關鍵的一項。
你不能指望,朝廷在哈梅里駐防大量的軍隊,防著兀納失裡。這裡不是兩陝,到處都是荒漠,草原少的可憐,根本就沒有地方可以施行軍屯。
要是軍資糧秣皆要依靠關內轉運,那這筆開支就太大了,就算皇上能恩准,戶部也沒法保證軍資無缺。
點了點頭,朱雄英正色道:“允恭、仲璟的見解,深合孤意。我們不能把問題,留給後來人,那對不起關外的百姓!”
“看來,咱們的作戰計劃,是要改改了!”,話間,朱雄英招了招手,示意諸將都過來各抒己見。
可這計劃,不是說改就改的,扎失牙蘭、哈梅里兩地之間相隔千里,中間盡是茫茫荒漠,無遮無攔,想要把東察哈臺聯軍圈住,根本不現實。
隨軍北上的西涼候濮璵卻提出了一條“絕戶計”,派出部分遊騎,沿卜隆吉河一路北進,在沿途所有能補充水源之地,扔上瘟牛瘟羊。
多了不用,只要保證他們的腳程三天之內,補充不到水源,就能把人活活憋瘋,迫使他們不得不修改行軍路線。
“殿下,臣戍衛多年,對這裡氣候地理,知之甚深。臣保證,一旦失去水源,他們一定只能鋌而走險,走這條路。”
......,看著濮璵侃侃而談,徵西軍的諸將,都用異樣的眼神瞄著他。濮璵這傢伙,未免太多刁毒,他這種壞,與其那個老實巴交的爹,可是有著天壤之別。
不過,太孫顯然對他的提議很感興趣,甚至還讓就著沙盤詳細推演一番。
俗話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濮璵被東察哈臺人圍了在龍勒山好幾個月,不少弟兄都餓死了,活下來的也差點沒退化成猴子,這可是大仇。
在山裡閒著的時候,濮璵就在心裡盤算,怎麼報仇了。這條毒計在腦袋裡推演過了無數遍,自然是一套極其成熟的方案。
朱雄英自然不可能不準,勒令其在耿炳文部抵達之前,務必佈置妥當。至於他需要什麼,可以隨時向徐允恭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