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問名,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常理說,出了徐家這檔子事,肯定要消停一段時間,等風聲過去了再說。可誰也沒想到武英殿的旨意,說下就下,這讓那些吃瓜的勳貴,有些應接不暇了。
東宮遣駙馬都尉-工部左侍郎-李祺,持雁向西平候府行“採擇之禮”。並商定大婚詳則,及定於半月之後,行問名之期。
西平候府正堂,賜婚專使-常茂,副使常升、常森,與禮部、宗人府一眾官員,拱手而立。西平候-沐英,率沐春等四子跪於堂中,舉笏聽詔。
詔曰:西平候之女-沐氏,身於鼎族,教自華府,兩儀合德,萬物之統,以聽內治,必恣令族,重宣舊典。今遣使持節-欽承父業推誠宣力武臣、右柱國-鄭國公常茂以禮問名。
詔畢,沐英舉笏,恭聲回道:“使者重宣中制,問臣名族,臣女-婕,臣沐英與先婦馮氏所生,先臣-親軍都指揮使-贈特進榮祿大夫、郢國公-馮國用之孫女。”
按禮大婚採用的是《周禮》主要步驟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問名之後是納吉,也就是“過大貼”也稱為“通書”,實際就是訂婚的意思。
駙馬都尉-李祺,也趁熱打鐵,在問名之後,即行交換生辰貼。是顯得有些急了,可這是太子的意思,臣子們就是有疑慮,也是要照著辦的。
大禮結束後,沐英在府中擺下宴席,請常茂三兄弟及李祺等一干媒人、禮官。馮誠帶著沐春、沐晟兄弟也是前後張羅,忙得不可開交,他們得招呼好了,給沐英留出足夠的空間。
此時的沐英是紅光滿面,身體那點小毛病,也隨著這樁喜事消失的無影無蹤。過去,他是皇帝的義子,太子的義兄,地位雖然尊崇,但心裡始終覺得不踏實。
別看他提調雲南軍政,駐守西南國門,起居八座,開牙建府,風光無限。可義子終歸是義子,一旦太子之後的嗣君,對沐家的忠心產生了疑慮,那他們家的富貴就到頭了。
現在好了,他的女兒成為了太孫妃,沐家三代無憂矣。心中大定的沐英,也是鉚足了氣力,與常茂、李祺推杯換盞,來者不拒,總之喝倒了不算完。
“老沐,咱們兄弟,自小在軍中長大,眾弟兄中你最年長,所以你是大哥。”
“可打今兒開始,咱們就不僅僅是兄弟了,還是兒女親家,關係更勝從前了。”
藉著酒勁兒,常茂得敲打敲打他這個老兄弟。隱喻意思說:雖然太子與太孫是父子,但東宮是東宮,南宮是南宮。
沐英心裡得有數,在效忠太子的同時,也得多多關照自己的女婿。太孫還年輕,根基單薄,可不得多多依仗他這位手握重兵的岳丈。
從前呢,太孫還小,說什麼都是早的;可現在他長大了,而且要大婚了。他們這些做長輩的,必須得幫他想的齊整一些。
瞧著微醺的常大膽,目光透著的堅定,沐英點了點頭。與常茂幾十年的交情了,這傢伙心裡想的是什麼,他一清二楚。
常家折了一個太子妃,被擠出了權力的核心,常茂還被人擺了一道,才貶謫到龍州的嗎?
如果,不是太孫立下大功,異軍突起,他起復之日可就遙遙無期了,常氏是再也經受不起波瀾。
“茂弟!咱們兄弟少時從軍,一起出生入死。誰能想到,今日還有如此富貴。”
“你放心,咱們有難一同當了,有福也得一塊享,沐英絕不負兄弟。”
與常茂碰了一杯,沐英又扭頭看向常升,他清楚常家老二多智,這大抵也是他的意思。見常升點頭,沐英也微微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跟沐英交流過眼神的常升,也走到李祺的面前,舉著酒杯,鄭重其事的說道:“駙馬爺,太孫冊立的時候,你是禮官;如今又是大媒,常氏一門欠你的人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