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竹筒倒豆子,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藍玉走了,宋忠便將封績提了過來。這人還沒進來,哭聲先來了。宋忠趁著太孫與藍玉閒聊之時,親自下場,熱了熱身,歸置了一下。

自古以來,配軍者入營都要吃殺威棒。錦衣衛也沿襲了這一傳統,押回來的人犯,都要受一頓肉刑,不論男女,不論官階。

再加上封績沒什麼出息,受不了刑,進來的時候,人都軟了。這一點,跟於琥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不過也不奇怪,他一個降吏,能有多少骨氣。真是忠臣的話,早就該學文天祥以身殉國了。

說來也有趣,這傢伙看了一眼朱雄英,便面露不可思議的神情,連哭都忘了,就是一個勁兒的揉眼睛。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朱雄英的衣服,淡青色的團龍袍,這可是太子才能享有的規制。整個大明朝,也只有太子朱標可以穿。

封績的官兒不大,可卻是京官,太子還是見過的。面前的這個年輕人,顯然不是他。大明朝變天了,太子換人了?

“瞧,瞧你大爺!揍輕了是不是,還不給太孫殿下磕頭。”

說這話,宋忠的腿了沒閒著,衝著封績的小腿,狠狠地來了一腳。疼的這傢伙,滿地的打滾,嘴裡叫的都是他的親孃。

“行了,別嚎了!你在元廷,伺候元主的時候,也這麼不知禮節麼?”

朱雄英壓根就沒把他當大明的官員看。降將也要因人而異,像擴廓父子那般,走投無路,不得已而降。跟他這種望風而降的,不可同日而語。

對於這種文人敗類來說,什麼朝廷不重要,關鍵是發俸祿,能讓他活下去。所思所行,皆為一個利字,對待這種人,沒必要客氣。

“臣典牧署令-封績,叩見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孫,太孫殿下!臣不知道朝廷冊立的太孫,請太孫殿下恕罪。”

看到沒有,磕頭如搗蒜,妥妥一個勢利小人。拜高踩低,阿諛奉承就是他的本性。

磨了磨扳指,朱雄英便與封績把話挑明瞭,於琥通胡一案,胡惟庸與封績之間的舊事,以及明軍在捕魚兒海繳獲通敵文書一事,一五一十的說明白了。

像他這種小人物,捏死他就跟捏死螞蟻一樣簡單。對他的命,朱雄英提不起什麼興趣。還圓事情的本質,簽字畫押,也就行了。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扛著不說。”

指著宋忠,朱雄英繼續道:“瞧著沒,跟著他下去,扒了皮,把事辦利索了,也就什麼都說了。”

錦衣衛是什麼地方,他們的手段如何,封績很清楚。這地方與刑部不一樣,說扒皮,他們比市面的屠戶還專業。別說太孫親自問的,就是個錦衣衛小旗,他也得招。

識時務者為俊傑嘛,他本來就是二主之臣,又不是沒降過。再說,上面的人還是太孫,他不丟人。沒準,一高興,太孫還得賞他官職呢!

“臣交待,臣說,臣一五一十的說。”

封績原來是江南人,在元朝當官,後來朱元璋把元朝的朝廷都趕到了漠北,眼見著元廷倒臺了,本就沒什麼忠心的封績,也沒有跟著元廷跑到漠北去吃土。

趕上徐達招賢納士,招降元廷的官吏,安撫地方。他便以元吏的身份,而是老老實實地嚮明朝投降了。

可這投降日子過的並不怎麼舒服,地方的上官多數都是軍伍的漢子,粗暴無禮,對他們這些降吏整天橫眉豎眼的。

但這都不是讓他最受不了的,最讓他受不了的,是沒以前那麼多油水了。俸祿少了一大截,還不準盤剝百姓,日子過的清湯寡水的。

為了能過的好一點,他把心一橫,便給當地的都督當了上門女婿,想著靠著裙帶關係,能往上爬一爬,日子也能好過一些。

可上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