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五章 發光的朱標,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不,元末土地兼併嚴重,天災不斷,地方官吏橫徵暴斂。元廷的那些官,拿著耙子摟錢都來不及,誰有功夫核查田畝土地。

只要有好處拿,一百畝地收一畝地的契稅,也不是問題。再加之流水的官吏,走馬觀花一般來來往往,實際的田畝、人口,他們自己也不清楚了。

大明立國之後,除了因循前元的田畝賦稅賬冊外,也先後兩次命各地官府核查實際的田畝數量,以備戡合、調整稅法使用。

可各地報上來的田畝數量、人口數量,就都是真的?拿龍陽縣為例,從至正十五年起,龍陽縣的人口、田畝、賦稅就沒變過!

“為什麼沒變過,諸卿心裡應該明白吧!”

“朝廷只追究現任,沒有追責往任,已經是格外寬厚了。”

官員們的懶政壞的不過是一本賬,可治下百姓要付出的便是血、淚。他們不得不為官員們的考課買單,揹負沉重的賦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所以,追賦的事,也要因時、因勢。具體的事,具體分析。追繳之前,先看看自己的屬地,是否有遺漏,是否有沒做到的事,然後再說怎麼去追稅。

歷朝歷代都有因逃稅而流放外地,客死異鄉的。那大明朝,是不是也要步他們後塵,把百姓逼的無路可走,進而揭竿而起呢?

“諸位中,有的隨陛下起兵,反抗元廷的暴政;有的是開國之後,歷年的進士科考上來的。”

“孤相信,你們在起兵、入仕的時候,心裡想的一定是讓子孫後代,不在再過前元時那樣,仰人鼻息,食不果腹的日子。”

在朱標看來,怎麼追繳不是本事。真正有本事的官,是怎麼帶動百姓致富。

利用各地現有的條件,勸課農桑,種桑養麻,鼓勵手工,用創造的財富去還賦。比起抄家還賦,將他們僅剩的財產全部奪走,是不是更得民心。......

看著太子朱標站在階上語氣平緩的侃侃而談,有理有據,引經據典的論事。朱雄英心裡,除了“佩服”,還是佩服。捫心自問,他就沒有這種耐心,聽諸臣在這菜雞互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