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微末小吏,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離開西平候府之前,朱雄英叮囑沐影,讓沐家好生看管那魯植,待其傷愈後,就送到南宮來當差。沒辦法,身體這樣的殘疾,他去別的地方,也會遭人白眼,根本就沒法生存。
回到南宮,洗漱了一番,在郭馨、小善圍的伺候下,剛吃了兩口飯,便有宦官入內稟告:試左僉都御史-凌漢在殿下求見。
都這麼晚了,宮門都快落鎖了,是什麼事,讓凌漢連第二天都等不了,非要覲見,他就不怕擔上一個驚駕的罪名?
來都來了,那就讓他自己進來說清楚吧!
撩起衣襬,凌漢便要下拜行禮,卻被朱雄英叫住了:“老胳膊老腿了,你也不容易,今兒就免了。”
“謝殿下!”,瞧著小善圍給他搬過來椅子,凌漢也是慈愛的衝小姑娘笑了笑。
隨即拱手稱罪:“臣的確不知道殿下還為用膳,是微臣冒失了,請殿下治罪!”
與那些挑毛揀刺的人不同,凌漢對太孫的印象極好,懲治不法宗室等暫且不談,就說約束錦衣衛不在爛刑,把酷吏部門變成正常的刑司,這點就值得人佩服。
他知道太孫事務繁多,所以今兒來了好幾次了,可人都不在,所以不得不在這麼晚來叩闕。可不巧的很,竟然耽誤了太孫用膳。
很隨意的擺了擺手,朱雄英笑道:“不知者無罪。你也沒用過呢吧,一起用膳,咱們邊吃邊說。”
說完這話,還給女官郭馨打了一個手勢,讓他照著自己的標準再來一份。老人家來來回回好幾次了,體力消耗的很大,不能讓人空著肚子奏事。
至於禮儀,無所謂了,皇帝還不差餓兵呢,更何況他一個太孫了。
自知拒絕不了,凌漢拱手稱謝,可見到殿下與自己的案子上擺的一樣,只是兩葷兩素的四菜一湯,凌漢不由的嘆了一口氣。
“臣沒有想到,殿下竟然如此的簡樸,這哪裡是太孫的標準啊!”
凌漢清楚的知道,他來奏事並沒有遞牌子,南宮的女官都如此快的把飯食遞上來,這就說明膳食備份也是一樣的,所以這絕不是作秀,更不是要演給誰看的。
朱雄英八歲封親王,按照國朝的典制,不算封地的收益,每年有俸祿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現在他貴為太孫,例份更是與儲君同秩。吃的這麼簡樸,足見其剋制己欲之能,凌漢心裡對他的評價又高了一分。
呵呵,“凌卿,你過譽啊!孤對飯食要求不高,能吃就行。也沒必要擺那麼多盤子碗,看著鬧眼睛。”
“孤在西北帶兵的時,一隻成羊就夠一哨計程車卒飽餐一頓。可要是按照太孫的標準傳膳,那這一頓得抵得上多少隻羊。”
在朱雄英固有的觀念中,明亡的一主要誘因,就是宗室子弟奢靡無度,硬生生把國家吃垮的。而要杜絕這種不正之風,必須要自上而下的進行。
皇帝、太子,在生活上都不算奢靡,而他呢,更是要求簡單。人說富貴三代,方知穿衣吃飯;那反過來,恪己三代,能不能為子孫豎立個好榜樣呢!
“一絲一飯還不忘律己,大明的將來,由殿下掌舵,臣無限欣慰。”,說著這話,凌漢還不忘以茶代酒,敬太孫一杯。
臣子怕君王什麼,就是揮霍無度,楚王好細腰,太孫在這個年紀就懂得其中的道理,的確是國家之福。聖上還是高瞻遠矚的,親自教誨這樣的皇孫,為國家奠定了一個好的基礎。
嗨,“凌卿,你再誇下去,孤可就要飛起來了。”
“行了,說正事,你這麼晚來,有什麼事。”
提到正事,凌漢正襟危坐,正色陳事。按照典制,朝臣奏事,要麼在奉天殿,要麼上書送至武英殿或東宮。南宮冊立之後,太孫處理的政務,也是由東宮派發下來的。
凌漢呢,本沒有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