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章 驚人之言,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王府發生的事,朱雄英當然不知道,出宮的時候,他下了帖子給劉璟叔侄,兩個膽大包天的傢伙,竟然把本王的話當成了耳邊風,面都不露。
朱雄英在帖子上寫的很明白,要麼收拾包裹滾到海南去釣魚,要麼麻溜來紹霧軒喝茶。別不識抬舉,給臉不要臉,他的耐心可是有限的。
紹霧軒裡皇城不遠,從前為了遷就在千步廊當差的鐵鉉,朱雄英就總在這喝茶。後來,為了方便出入,還命常森暗中把這裡買下。
現在,這裡從掌櫃到夥計,都是常氏的軍戶子弟,百分之百的可靠。而劉璟叔侄一進屋,身上的“窮酸”氣,立刻就被機靈的夥計,嗅了出來,畢恭畢敬的引到了三樓。
“微臣劉璟\/劉廌,見過殿下。”
二人見禮之時,朱雄英正靠在窗前讀書。還是給事中-鐵鉉明白事理,親自上前他們扶起來。並告訴他們,這裡是虞王的私地,不用講那麼多規矩。
私地?大隱隱於市,誰能想到這繁華的市井間,一間不起眼的茶樓,竟然是一位親王的駐蹕之所。聯想到虞王的“大志”,相覷的叔侄二人,也就釋然了。
“來來來,二位,快入座!”
招呼著二人入座,鐵鉉提起茶壺給他們倒茶,這可是越鄉龍井,宋代起便由嵊州轉運,專供皇室的貢茶。
這也就是青田劉家子弟才有這種面子,換他,想都不用想,就倆字-沒門!
正是鐵鉉說俏皮嗑的時,朱雄英隨手拿起一顆核桃,直接扔了過去。哎呦的一聲,鐵鉉揉了揉腦袋,就坐下來不說話了。
這一幕,可是讓劉家叔侄有些驚詫,給事中鐵鉉可是朝中的鐵嘴,剛直不阿,莊重得體。怎麼,到了這,就跟變了人似的。
放下手中的書卷,朱雄英淡淡道:“駙馬都尉-李祺善治水,是個凡事都較真的人。”
小時候,朱雄英跟李善長學習,李祺就常常在一旁看著,只要朱雄英寫錯了一個字,他就混身不自在,非得給換一張紙重寫不可。
他這個人就是執拗,而且一根筋,與他長袖善舞的父親,大不一樣。朱雄英與他相識多年,知根知底,當然相信他說的話。
李祺說,劉璟叔侄盡得青田先生真傳,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那就一定是。
縱然,朱雄英再不喜歡腐儒,但愛惜其才,即便是自食其言,也得把他們留下。總不能,讓他們成了別人的臂膀吧!至於,他們叔侄是怎麼想的,不在朱雄英的考慮範圍內。
“本王知道,你們都喜歡我父王那樣,一飯三吐哺的賢君。”
“可大火有煙瘴,大水有陰溝,王道有陰謀,這世間萬事萬物皆有缺陷。”
“更別說人了,縱然是親生父子,也是不一樣。”
朱雄英若是為了珍惜自己的名聲,而置社稷於不顧。還不如披髮入山,參禪悟道,與朱家一拍兩散,瞎耽誤功夫不是。
他喜歡有骨氣的人,可這有骨氣的人,恰恰很少在讀書人中出現。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那樣的忠貞高潔之人,幾百年也遇不到一個。
“其實,你們都理解錯了,本王不是討厭讀書人,而是討厭你們儒家中,那些欺世盜名的偽君子,真小人。”
“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還詐稱趙普之名,言什麼半部論語治天下,來欺世盜名。”
早年間,朱雄英就跟李善長說過,他不喜歡儒家的學說。可李善長卻說,於王者而言,越是不喜,越是要窺其全貌,以證心中所想。
劉璟叔侄,不是儒家弟子麼?朱雄英倒是願意與他們切磋一番,辯證一番,看看他這些不屑於儒學的親王,比大儒之子如何?
要是他們叔侄贏了,那沒說了的,放下茶盞,轉身走人。他們離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