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培養,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英殿
身著常服的朱元璋,端著茶盞,眼睛卻一直盯著牆上的地圖,目光所落之地卻是關中的千里沃土。見朱雄英見禮,也虛撫了一下,示意其起身說話。
藍玉是頭惡狼,而且是那種狠起來六親不認的人物。洪都血戰之後,朱文正就曾跟他說過,藍玉非英主駕馭不得,若子嗣衰弱,必是國家之患。
“晾著他吧,今兒這兜涼水,夠他緩一陣了。”
朱元璋是馬上皇帝,對軍隊不是一般的看重。曾幾何時,他一直把朱文正、李文忠兩個至親晚輩,當作朱標日後柱國將軍培養。
可惜,朱文正狂悖,李文忠早逝世,與東宮在血緣上最近的大將,也剩藍玉可堪一用,若二人存一,他又豈會如此寬縱藍玉。
但話說回來,洪武十五年,朱雄英差點薨逝,朱元璋就懷疑,是有外臣與內宮之人勾結,意欲顛覆東宮,謀奪嫡位。而藍玉雖然狂妄,但對太子卻是忠心耿耿,留下他也算是東宮多加一份保障。
“是,皇祖聖心獨運,區區藍玉,自然逃不出您的手掌心。”
聽了孫兒的馬屁話,朱元璋是笑的很開心,可卻擺手糾正了他:“可這外人終歸是外人,還是沒有咱們自家人可靠!”
朱元璋對這個大孫子,可是寄予厚望的。讓他去大理寺當小吏,就是想看看他李善長把他教的怎麼樣,能不能擔當大任。
朱雄英在大理寺,每天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他都一清二楚。而且,他在處理藍玉一事上,處處顯示了其過人的心智。
所以,朱元璋決定以朱雄英為通政使,提領通政司。而他這個通政使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以欽差專使的身份,前往西安傳旨,查察秦王朱樉。
朱樉是諸王之長,又身兼大宗正院事務,除了皇帝、太子,要論身份的話,皇室中也就朱雄英這個嫡長孫,可以與之比肩。
秦王-朱樉多行不法,他是知道,派員申飭,也是常有的事。讓朱雄英吃驚的是,皇帝竟然直接將他提升為通政使,掌內外章疏敷奏封駁之事
別看通政使只是三品管,但卻是個一等一的要缺兒,非心腹近臣可不授,是“大九卿”之一的要職。
凡議大政、大獄及會推文武大臣,通政使必參與。內外奏疏,須經通政司達上,徑自封進者可參駁。朝會引奏臣民言事,機密不時入奏,有違誤則籍而會請。
“這,孫兒無尺寸之功,驟然掌通政司,實在是有些,有些。”
朱雄英沒敢往下說,可朱元璋替他說了,朝中的臣工有可能在私下置喙,皇帝任人唯親,以私作公。為了哄自己的孫子,竟然拿朝廷的公器開玩笑。
可皇帝卻告訴他,按照國家禮法,嫡長孫十歲即進太孫之位。這些年來,朱元璋為什麼壓著此事,就是因為朱雄英沒有自保的能力。
朱元璋白手起家,也曾寄人籬下,他深知一個不能自食其力,給他弄再多的臂膀也是無用的。
所以,朱雄英要晉太孫之位,就要像他父親一樣,讓滿朝文武都心悅誠服。治國,先從治家開始吧!
“好孫兒,你知道當年,人家為什麼對你下手嗎?是因為你小,沒有自保之力。”
“朕能護六年,可不能護你六十年!你長大了,該是振翅高飛,一展抱負的時候了。”
看著皇帝搭在他肩膀的手,又看了看他的日漸蒼老的臉,朱雄英只能重重地點了點頭。他心裡清楚,這番推心置腹的話,皇帝只會說給他和太子。
這些年來,他一直在皇帝身邊,親眼見著這位起於草莽的開國皇帝,一天也只睡兩個半時辰,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
“你二叔啊!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經朕之手,親自書寫的申飭詔書,就有十幾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