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鐵三角,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后與太子告退後,批完奏本的朱雄英,便叫來了劉璟、鐵鉉,喝喝茶,下下棋,這已經儼然成了三人的定例,就靠這打發時間呢!
用朱雄英的話說,監牢裡牢犯判的是有期徒刑,他們君臣幾人,就算是賣給大明朝了,這輩子都消停不了。
年近不惑,他才領悟道,先帝為什麼喜歡與湯和嘮家常。這人啊,到了一定的年紀,就得聚在一起,扯扯閒篇,一起熬著吧。
“觀棋不語真君子,落棋無悔大丈夫。鐵鼎石,你懂不懂規矩?”
“臭棋簍子就臭棋簍子,你不行就下來,我跟皇上下。”
這兩傢伙年紀越大,脾氣越大,跟小孩似的。嗆嗆嗆,天天嗆,他倆煩不煩不知道,反正朱雄英是習慣了。
敲了敲桌子,朱雄英沉聲道:“我說你倆年過半百的人了,當祖父的人了,咋越活越回去呢!”
“昨兒,涼公來見了朕,問起西北的事,他呀,還是惦記西邊。”
這十年來,朝廷繼續施行休養生息,撫民以靜的政策,與民休息,滋生人丁。雖然也打了一些仗,但並未勞民傷財,軍費來自商路,收支也算平衡。
而先帝、仁宗在世時,都有經營關中之意。朱雄英為此也制定了一些列政策,包括洪武時提出的,效彷鐵木真建立蒙古帝國之事。
雖然沒有明說要遷都之事,但朱雄英早在幾年前,便下旨於龍首原-唐大明宮的舊址上,新建一座宮城,規制皆按唐制而行。
為了建這座新宮,他還徵集了一些經驗豐富的工匠,成立了一支規模龐大的工程部隊專司此事。
而藍玉呢,一直覺得關中的西、北境的戰略縱深不夠,應該再擴一些,建一些新城,為子孫後代多布兩道屏障。
當然,還有一點沒有說破,又心照不宣的是,藍玉年紀大了,再不打仗,就得死在榻上。他不怕死,就怕沒盡這最後一份心力,無顏下去見先帝、仁宗。
呵呵,“陛下,您這就是關心則亂。臣昨兒還見他在宮門踹藍春、藍斌兄弟倆,那身手敏捷的。”
藍玉有病,心裡有病吧!那老傢伙老當益壯,比他和鐵鉉活的都硬實,按照身子板算,還不知道誰能活過誰呢!
老頭難受的就一樣,那就是閒壞了,自打平定燕庶人之亂,他就再沒帶過兵。每次拜將出徵,老頭就眼熱一次,怕只有陛下看不出來。
鐵鉉呢,對皇帝與涼公之間的情義,還是贊同的。藍玉打仗的本事,他不擔心,國朝多少將領,都是他踹著當上大將的。
可他是擔心藍玉的身體,廉頗老矣,打仗即耗體力,也耗心血,他要是有了意外,那軍隊該怎麼辦,很有可能是要吃敗仗的。
他藍玉打個敗仗,事極小,大不了就是晚節不保。可大明要是打了敗仗,幾十年建立的國威、軍威,可就一朝淪喪了。
指了指兩個傢伙,朱雄英笑了起來:“書生永遠成為不了真正的軍人,你倆揮舞鵝毛扇行,可揮戈上陣,憑血勇,不中。”
對軍人而言,趕上國運正勝,就是秦時明月漢時關,一路高歌廣佈軍威震四方;趕上國運不濟,王朝末日,那就是康慨悲歌奔戰場。
總而言之,軍人得死在戰場,死在馬上;老死於榻,非真英雄也!要不是當了這勞什子皇帝,朱雄英也真想這麼結束自己。
為什麼總說,老兵永遠不死,只是逐漸消亡。軍人就是燃燒自己的生命點亮別人,且一茬藉著一茬,馬革裹屍,與帝國同輝。
藍玉的身上,是有很多毛病,論官箴,他連二流都不如。可作為軍人,他的心是誠的,是朱雄英見過的,最優秀的職業軍人。
是,劉璟二人也不得不承認,皇帝這話沒錯。這個藍玉,好像就是天生為戰爭而生的。這是一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