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術,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真不是太醫不盡力,實在是沒別的辦法啦!失血過多,就得看老天爺的意思,大羅神仙來了,也沒辦法!
兩御醫說這話時,正巧王妃徐氏進來送茶,一聽這話,兩眼一番,直接就暈過去了。朱贊儀、朱贊儼兄弟倆,也趕緊扶起母親,掐起了人中。
“不就是失血過多麼?大羅神仙就救不了啦?”
“你就給朕說明白了,是不是血補足了,人就能活!”
皇帝要非較真,那倆御醫也不得不潑一盆冷水。一般失血的,都是靠食補,一點點調養。可靖江王現在是昏迷不醒,命在旦夕之間,他等不了那麼久。
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極品高麗參,切片放在他的嘴裡吊住性命。可最多最多,只能挺一天,其他別無他法。
“馬上派人去拿參,先吊住性命。”
話畢,朱雄英便坐在榻邊,一邊瞧著面如白紙的朱守謙,一邊心裡盤算著輸血的事。
輸血不難,難的是器具,這時代上哪兒去找那些傢伙式去!而且,就算找到傢伙式,也沒法驗血型啊!
見母親徐氏睜開雙眼,世子朱贊儀,跑到朱雄英的面前跪了下來。
面容悲愴的哭道:“皇叔,想想辦法,救救我父王吧,侄兒願意代父去死!”,話畢,便不停的磕頭,沒幾下就把頭磕破了。
“好孩子,聽話,起來,皇叔想辦法!”
朱贊儀雖然只有十五歲,但孝心感人,比起他的混賬父親,不知道好上多少。就算看在孩子的面上,朱雄英也得想想辦法!
對皇帝,朱贊儀還是很崇拜的,他這位叔父創造了無數的奇蹟。不管是生活上,還是戰場上,他的奇思妙想都顯現的淋漓盡致。
不管大喘氣,也不敢打斷他的思緒,就只是緊張的看著在屋裡四處張望的皇叔。
摸著屏風稜角裝飾的捲雲銀片,朱雄英沉聲問道:“贊儀,府上有銀匠麼?”
銀匠?能治病麼?
雖然不明其意,但朱贊儀還是老實的回答,府上女卷頗多,用的金銀收拾也多,所以便養了三名金銀匠以供驅使。
“去,把金銀匠都叫來,讓他們帶上傢伙式。”
“再弄一口大鍋,倒滿酒燒開!”
吩咐完,朱雄英便走到書桉前,在諸人疑惑的目光下,提筆畫了一個造型特別奇異的東西。
等金銀匠到位,便讓他們按照畫像的尺寸,用銀子砸出來一個。尤其是針頭,必須精細,一定誤差都不能有。
“就在屋做外,一人做一個,朕親自挑選。”
吩咐完金銀匠,便在竹景中挑選一根,用匕首砍斷後,一邊削一邊解釋-銀製針管的用處。
朱雄英沒法跟他們解釋血型之間的區別,只能含湖的告訴他們,父子、母子、兄弟之間,血脈相近,血液大抵可以適用。
但不是絕對的,存在一定的風險性。......,總而言之,活與不活,也是要看天意的。而外面燒開的酒,就是為了消毒以免感染。
而靖江王府,符合這種標準的,只有朱守謙的兒女。小的那些就不說,要挑也是從年齡大的中挑。
徐氏磕磕巴巴的說道:“陛下,您這要,借,借命嗎?”
別說徐氏這麼想,就算御醫也是這種這麼看的。人身上的精血,關係性命,更關係壽命,損失了精血,就是損失了壽命。
人體的血量,是有定數的不假,多了不行,少了自然也不行。同時也具備再生性,御醫們透過一些養血的方子補血,也就是這個道理。
正常人,少量的失血,是不會傷及性命的。院子裡的侍衛,誰沒在戰場上受過傷,沒流過血,要是按這種方法說,他們豈不是早就死了。
朱贊儀站在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