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一章 勝棋樓,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英殿

見皇帝懶洋洋的靠著軟墊上,朱文聖便坐在他腳邊,向父親請教,他想不明白歷來對大將軍信任有加的父皇,為何要如此為難大將軍。

大將軍統領大明諸軍衛,位高權重,乃是國家柱石。父皇讓大將軍將愛女嫁與他作妾,大將軍的心裡豈能舒服,這不是一個明智之選。

接過太子倒的茶,抿了一口,朱雄英澹澹道:“你都看出來,大將軍能看不出來?”

可既然如此,他為什麼要這麼作呢?

這就要從明軍老一輩的將校說起。眾所周知,徐達、常遇春、湯和、藍玉、馮勝、傅友德,是開國將帥中的領軍人物,以他們為主幹,與各方歸降者組成了旁雜的軍隊派系。

太祖皇帝為了整合軍隊的派系,不使軍權過分集中,亦不使將領攬權,這些派系也漸漸地被澹化,軍權一分為五,對皇帝來說,的確是好事。

而洪武一朝,南宮崛起,卻使藍、常、徐三派在軍中的勢力瘋長,後以從龍之功,一躍成為明軍的龍頭,執天下武將之牛首。

可以這麼說,只要藍玉、常茂、徐允恭等人活一天,大明的軍隊,便會牢牢掌握在帝系手中。這裡面夾雜著朱雄英與他們君臣之誼,親戚之情,同袍之義。

但天大的英雄也會老,也有力不從心的之時。朱雄英以唐玄宗為鑑,不想在大明重蹈大唐的覆轍,所以在登基之初,便先後建立了陸軍、海軍軍事學院,促進軍隊國家化。

至今日,已經十餘年了,軍事學院的學兵,遍佈天南海北,大明諸軍衛。這些學兵的心裡,沒有什麼王侯將相,也沒什麼旁雜派系,只有大明的天子和朝廷。

不可否認,作為大將軍,徐允恭有他的人格魅力,將士們愛戴他,也超過其他的將軍。可在學兵們手裡的軍隊,這份愛戴只會存在於徐允恭這一代。

若干年後,朱雄英、徐允恭這一輩人老去,朱文聖接管大明之時,卻不必再擔心,軍權尾大不掉,影響朝廷安危之事。

而徐允恭,對這裡面的道理心知肚明。他之所以會猶豫,絕對是心疼閨女,給人家作小,擔心受正妻的氣。當然,也摻雜著擔憂,擔憂其走徐賢妃的老路。

“朕與允恭,算的從來不是君臣之別,也不是朝廷律法,是我們在生死之間磨練出的情義。”

“你不一樣,你和東宮的僚屬只有恩義,不是生死之交,沒經歷過這些考驗,所以朕得為你加一層保險。”

與徐家聯姻,對朱文聖唯一的好處,便是將徐允恭在軍隊積累的人望,分過來一半,鞏固太子的威望。

至於,徐家姑娘在東宮,與朱文聖相處的怎麼樣,是否幸福,那就是他們之間的事了。朱雄英唯一能提醒他,便是保持一顆公心,不偏不倚!

“父皇的一片良苦用心,兒臣心領神會!”

這話說的就有點言不由衷了,朱雄英知道,他與太子妃周氏兩情相悅,又正值新婚你農我農之時,把徐家姑娘插進來,的確會不好。

可沒辦法,朱文聖是將來的皇上,他沒有選擇的權力。況且,也只是個側妃,正妃那已經滿足他了,已經是格外的恩寵了。

像他那幾個弟弟,到了十歲的冊封年,直接指婚,那裡還容得商量一事。

捏著太子的肩膀,朱雄英沉聲道:“老大,帝王是這世上最孤獨的人,能得一稱心的正妻已然難得,再多便是奢望。”

“寧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不屬於帝王。等你當了皇帝,做了朕這麼多年皇帝,也就明白了。”

年輕人想不通很正常,朱雄英也年輕過,也這樣想過。可人的執念,都要隨著世事而變遷而變化。他可以寵太子妃,但不能把人寵上天,要有度。

受教的朱文聖離開後,魯植便引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