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八章 利弊,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鄧淮不玩虛的,大明開出的條件是,冊蘇塔為郡王,南疆衛都指揮使,世襲罔替,統南疆六城之兵,即-喀什噶爾、葉爾羌、于闐、阿克、英吉莎、烏什。

也就是說,不管世事如何變遷,杜格拉特部依然可以稱雄一隅。大明帝國存續一天,蘇塔家族便可以守著王位和都指揮使的頭銜過活一天,與國同休。

別覺得大明朝的皇帝小氣,除了藏地的特殊的僧侶外,大明朝只有功勳卓著,寥寥無幾的功臣,才能被追諡王位,且子孫不能承襲。

在大明,真正能世襲罔替的爵位,便只有朱家的皇族。由此可見,皇帝對蘇塔,絕對是格外看重的,也是有相當大的誠意。

“那你如何保證,大明皇帝不會過河拆橋呢?”

與在中原供職的異族不同,他是有軍隊和部族的,情況與察哈爾諸部頗似。但與察哈爾部不同,塔里木天高皇帝遠,朱雄英憑什麼相信他,大明後世的皇帝又憑什麼呢!

呵呵,“這個好說,中原有一物,名曰丹書鐵券。可見皇帝給予杜格拉特部的特權,刻在上面。”

“而且,如果埃米爾你,能為大明開疆拓土,還擔心富貴嗎?”

東察哈臺汗國以西,還有帖木兒汗國,經此一役,大明與其之間的關係,再無回還的餘地。邊境怕是很多年,都沒法消停。

蘇塔駐兵邊陲,抵禦外辱,正是皇帝所倚重的。只要仗打好了,朝廷不僅要供給糧餉,還要配發大量的裝備。

鄧淮讓蘇塔想想,這幾天被沐春狂混炸的損失。杜格拉特部那些老掉牙的火器,在明軍銳利火炮下的損失,損失絕對不成比例。

而明軍為什麼不拼盡全力與杜格拉特部血戰呢?除了看重蘇塔的可用之處,便是心疼自家將士的性命。

在北邊,想在短時間內,吃掉兀魯伯與亦力把裡部聯軍,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可在南邊,滅了杜格拉特部的實力,沐春還是有的。

“蘇塔,你不用考慮沐春作戰的決心。他的妹妹是皇后,外甥是當朝太子。就算是為了沐家,他也會血拼到最後一人。”

“而且,這位國舅爺,能做到今天這個位子,可不僅僅靠的是裙帶。這些日子作戰,想必你也有所領教。”

戰爭從來都不是投機取巧,拼的就是補給,大明雖然勞師遠征,但背後靠的確是一個強橫的帝國,這遠遠不是坐吃山空的杜格拉特部能比的。

看在杜格拉特部的酒如此不錯,鄧淮再給講個故事。先帝駕崩之時,大明的親王、郡王有近百人之多。他們每一個都擁有一到兩萬的私軍不等。

換成蘇塔能理解的意思就是,朱雄英是大可汗,諸王便是各部族的小可汗。想著讓他們心服口服,聽命而動,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那時候朝中有臣工打賭,有的押皇帝為求安穩會與諸王講和,畢竟弄不好就是天下大亂,先帝宵衣旰食打下的江山也會付諸東流。

還有人認為,皇帝會藉助前朝的舊事削藩,歷代帝王哪個允許自己臥榻之側,有人在酣睡呢!只不過怎麼幹,從哪開始,皇帝一事還沒想好。

就在諸臣議論紛紛,誰也搞不懂朝廷的動向之時,皇帝的弟弟荊王、燕王反叛了,正好給皇帝遞去了枕頭,所有人都認為皇帝在平叛後,會以此為由,大肆裁撤藩王。

諸藩王也是惶惶不可終日,日夜輾轉反側。面對攜大勝之軍,手握大義的皇帝,他們除了是束手就擒,似乎也沒什麼好辦法。

包括一些臣工,也上書皇帝,請以撤藩,勿要婦人之仁,害了國家和社稷。

蘇塔的興趣被勾了起來,連聲問道:“後來呢,後來呢?”

後來就簡單了,在徹底一勞永逸和限制之間,皇帝力排眾議眾議,選擇了後者,且摸索出了一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