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二章 途中喜事,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藍玉用兵有個毛病,那就是用人唯親,他瞧不順眼的將領,再有能耐也沒用。就說宋忠的兒子-宋溫暖,藍玉嫌棄他長相、名字都太娘,死活不要。
在兵部挑挑揀揀一番後,選中了靖國公周興、藍誠、耿璇、耿瓛、耿瑄、平定及藍春、藍斌等大小將校二十員。被他挑剩下的,只能被統一編入常茂的後軍。
而宋溫暖呢,也被朱雄英破格調入朱允熥節制的御營。不管怎麼說,宋忠追隨他三十年了,他與常森是最先配在自己的身邊,念舊的朱雄英必須得開這個恩。
除了大小將校,御營還添了李敦、張聰、鄧淮、秦鳳、顧詳、應履華、劉復、潘義、何穎、陳獻等文官充任參軍。
這些人,都是永誠元年那科考上來的進士,經過了十餘年的仕途,也都磨的沉穩幹練。有他們來處理往來的軍政文書,朱雄英倒是可以省下不少心。
河南-河陰-御營
朱雄英正忙著烤羊,見劉璟樂呵呵的走過來,不由取笑道:“怎麼著,抱上大孫子了!”
劉璟也不介意,笑著答道:“這可比臣的府上添孫子還喜慶呢!您看看,這是應天剛轉過來的。”
這份本章,太子、鐵鉉聯名簽署,從應天轉過來的,第悉-扎巴堅贊回藏後,立即聯絡各部,爭取各部之意後,上書朝廷,贊同藏地改制之事。
不僅如此,烏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各部共同獻出五萬蕃兵,願附和朝廷,從都督沐春北上,攻伐東察哈臺汗國。
手裡拿著羊腿的朱允熥,有些詫異道:“這麼識相?”
呵呵,劉璟微微一笑,攤了攤手:“吳王,苟活總比滅亡強吧!”
番子不是傻子,大明早就不是剛建國時,有心無力的時候了。沐春麾下十萬勁旅,又裝備了幾百門大炮,那是開玩笑的?
而且,陛下給他們開條件,還是很優握的,最起碼保證了他們地位和權益,沒有一刀都切了,不留活路。
“好事,的確是好事!多了五萬兵力,沐春底氣就更足了。”
“回書給太子,調集充沛的軍資給沐成,讓他率部進駐高原各處要點。”
打完這仗,也該讓沐春、沐成回京了,半輩子都用在邊疆了,該是位列臺閣,享享清福的時候,順便給他們的外甥加一些助力。
至於雲南重邊,就交給沐昂、沐昕就行了,這些年,那兩個小子也立了不少戰功,接替兩位兄長,節制雲南也是理所當然。
對皇帝的這項舉措,劉璟是甚為贊成,這十餘年來,皇帝提拔了無數人,可就是不肯將沐氏四兄弟調回京,皇后識大體,從不說什麼,可為他們抱委屈的,大有人在。
如今太子已然長成,而且要到成家立業的年紀了,也會為皇帝分擔更多的政務。有兩個親孃舅在身邊,幫他把著眼,能穩當不少,就像老一輩人一樣。
戰後,把沐氏兄弟調回,也是在向天下人傳達一個訊號,向來把權力捂在手裡的皇帝,開始著重培養太子的治國能力,將手中的權力,分批分給太子。
這是個好現象,對皇帝、對太子、對社稷都有好處。要是在他們父子這,還能將皇權平穩過渡,那將為大明朝,打下一個極好的權力過度傳統。
說到太子的婚事,朱雄英想起來了,隨口吩咐侍衛,將涼國公藍玉、靖國公周興,及前軍騎兵指揮使周堪三人叫到御營覲見。
“皇兄,怎麼個意思?透露透露?”
“這事的確怨朕,你皇嫂提了好多次了,朕就是沒記住。”
等藍玉三將來了,朱雄英將手中的刀交給朱允熥分羊,並擺了擺了手,示意三將免禮,入座吃肉。
“陛下,這麼急叫老臣三人來,是不是有什麼緊急軍情?”
自從重新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