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肉疼不!,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天皇城
從午門入,有宮牆環繞,過內五龍橋,橋下為內御河,橋後為奉天門。過奉天門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奉天殿、華蓋殿和謹身殿三大殿。朱元章的靈柩,就放在華蓋殿。
可自從過午門後,諸王的牙差點沒咬碎了,臉也是一個比一個黑。原因很簡單,負責節制京畿內外諸軍的涼國公藍玉,趾高氣昂的命令他們,按輩分、排行,列隊進入皇城。
要不是拄著柺棍的信國公湯和,好言相勸,請諸王從速入內,幾個脾氣不好的親王,非得跟藍玉打起來不可!太他媽欺負人了!就算這皇城換主了,那是他們朱家的人,好不好!
狗日的藍玉,純屬小人得志!要不是太子爺走的早,今兒能輪到他站在午門上頤指氣使?本就人人自危,心懷忐忑的諸王,又不得不窩著氣,前往華蓋殿。
而在華蓋殿迎接他們,卻是駙馬都尉梅殷,只見梅殷前後張羅,為他們安排地方,諸王有些不高興。但見臨淮、岷、秦、荊、晉、魯等王已經跪在那裡,這就把他們凸顯出來了。
“兩位殿下,皇上說了,您二位是宗室之長,這首位還得由您二位來!”
瞅了瞅擺在前面的蒲團,又用意味深長的眼神,瞧瞧他們的好妹夫,朱棣、朱橚也只能拱了拱手,口稱謝陛下隆恩!
得了,有了燕、週二王帶頭,朱權等人也是嘆了口氣,按照梅殷手下的引領跪在靈前。當然,哭靈也是要有規矩的,什麼時候可以哭出聲,什麼時候磕頭,都得按禮官說的辦。
對梅殷充當禮官,諸王心裡都是有想法的,這傢伙紅事接、白事也接,敢情他這駙馬都尉,是專門接老朱家紅白事的。連皇室的活兒都接了,他將來要是被皇上罷了官,倒是不用愁生計了。
“跪!”
“拜!”
人都說久病無孝子,先帝沒用他們侍疾,就只是讓他們來哭喪而已。可諸王這靈哭的,屏風後的朱雄英,怎麼聽怎麼覺得彆扭。
當然,他得按下自己燥火,要是真到前面去,瞧見有人乾打雷、不下雨,他怕控制不住自己,替先帝手撕逆子。
稍時,年長的燕、周、楚、臨淮、蜀、湘六王被魯植引道後面,叫他們來,除了敘一敘叔侄之情,就是商量一下先帝的身後事。
父死守靈是他們的本分,先帝這麼多兒孫,怎麼編排,讓他老人家走的心安,還讓大夥把心意盡到,才是當前的要務。
“是,皇上說的即是!就按照規矩來,從臣和四哥開始!”
“五弟說的好,為先帝守靈,臣等責無旁貸!”
“是是是,臣等在邊塞就藩,回來的晚了!”
現在不比從前了,朱雄英當太孫時,他們還可以適當的擺擺皇叔的架子。但現在,人家已經是皇上了,說的又有禮有節,他們還能說什麼啊!
可幾位王爺,真的是聽錯了,朱雄英說的是守陵,而不是守靈。國家有禮制,在華蓋殿守孝,誰也跑不掉,誰也落不下。
朱雄英以為,大明以仁孝治天下,先帝是君,也是父。民間百姓之家,尚且要結草廬為父母守孝,至尊至貴的天家,連庶民百姓都不如嗎?
但考慮到諸王要駐守藩地,世子要在旁輔左,便請諸王留下次子或兄弟,在孝陵為先帝守孝三年,以向天下彰顯皇族至純至孝的一面。三年之期滿,再放他們各自歸藩。
“朕的話說完了,你們誰贊成,誰反對?”
還誰贊成,誰反對?
皇上這是不放心他們,讓他們留人質在應天啊!幾位王爺也都面面相覷,誰也不肯頭一個站出來。
這算是無聲的抵抗吧,反正新皇不可能在先帝靈柩之殿把他們怎麼樣!
可這世上總有豬隊友,靠不住的牆頭草,被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