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四章 談判!,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紹著,其正是陳國三十大將中,唯一不降的太尉-張定邊。因不願做朱元章的降將,遂於洪武元年戊甲孟秋,遁入晉江靈源山,削髮為僧,自號沐講禪師。

張定邊入空門後,率領舊屬僧侶,先後墾殖禪田五十多畝,以桑麻蔬果植之,既能自給,亦可週給貧者。三十多年來,信徒足有幾千之眾,這些人,陳理都可以借給朱允炆。

“我知道,你那個大哥很能打,可定邊之才,不下徐達、常遇春,有他助你,定然在應天,大有作為!”

人的名,樹的影,張定邊的大名,朱允炆還是聽說過的。難怪能把姓徐的,嚇成那樣!

而當那位侍衛副大將軍,將一箱箱財寶,擺在朱允炆面前時,陳理抖了抖袍子,澹澹道:“荊王殿下,看到我的誠意了吧!”

的確,這位亡國之君的確展現了足夠的誠意,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把這些錢交給齊泰、黃子澄,一定能拉攏不少官員。

更讓朱允炆動心的,是張定邊的那些“虔誠”的教徒,這些人面上都是普通百姓,不在錦衣衛的監視之內,可以從容的混進應天。

“還有一個條件!”

“殿下請講!”

朱允炆這次進京,就帶了百餘人隨從。他有兩千死忠在長沙的九嶺山,需要秘密輸送京師。

恩,陳理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在武昌致仕的陳榮,原是陳部水軍大將,歸降大明後一直督運湖廣的漕運。雖然老邁了,但以漕運的名義,弄幾條船還不是問題。

從懷裡掏出一塊玉佩,交給朱允炆,澹澹道:“送到武昌-懷遠茶樓,自然有人讓殿下得償所願。”

瞧了瞧手中玉佩,朱允炆也點了點頭:“本王說話算話,只要大功告成,你的條件,我都答應了!”

目送朱允炆離開,陳理咳嗽了一聲,身後屋子,就走出一位年逾五旬的老漢,躬著身子叫了一聲陛下,然後坐到了朱允炆的位子上。

拿起魚竿,很是得意道:“那小東西,就這麼上當了?”

撇了他一眼,陳理嘆了口氣:“這麼缺德的事兒,也就你家主子乾的出來!”

“不過也對,成大事者,至親亦可殺,他比我強,是個成大事,立大業的人。”

那老漢聽到這話,也是嘿嘿一笑,反口回了一句:“左右,您都是不吃虧的,臣還得在這恭喜您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