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殺心頓生!,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棣還是幸運的,生了朱高煦這麼個好兒子,弄了個門板水上漂,硬是把昏迷的朱棣送到北門,隨後又與張武等人,將剩餘不多的將士,集中到城樓。
看著剩餘不多的將士,個個跟落湯雞一般,朱高煦等將個個雙目充血。南人善水,北人善騎,徐允恭到底是抓住了北軍的要害,用得真是絕戶計。
可現在真不是罵孃的時候,常茂將兩支船隊合二為一,順著水流已經到了城下,鷹船上的沒良心炮,照著南城是一陣勐轟,炸的城牆上的人根本抬不起頭來。
隨即,各船的水師士卒,脫掉袍子,嘴銜短刃,跳入水中,靈巧的如魚兒一般,順著被重開的城門便遊了過去。看著他們從內牆上去,與守軍戰作一團,常茂嘿嘿一笑。
“發響箭,通知大將軍!”,話音剛落,三支響箭騰空而起。常茂也揮了揮手,命令鷹船分散至其餘三門繼續保持炮火壓制,而自己則率軍當先入城。
此時的原武城是一片汪洋,城中軍民淹死無數,剩下的少數兵士,也只能依託城頭及城中較高的建築物棲身。別看常茂手裡的兵不多,想殲滅驚魂未定的他們,還是輕而易舉的。
而響箭的作用,就是通知封堤、洩洪的,徐允恭早早就備下了十條福船,五個一排,編成兩排,足夠封上大壩的卻缺口。船到位後,由周邊的官府組織百姓,與水師官兵一同修繕堤壩。
至於洩洪的問題,徐允恭早就想好了,原武城東的劉家窪子,是方圓百里地勢最低的一地,在朝廷修渠來稀釋洪水之力前,這些就是專門來洩洪的。
是,以水代兵,不僅傷人性命,更是毀了原武一府之地。估計戰後,陛下看到損失的奏本,一定會後悔給他這樣的便宜職權。
但為了儲存軍力,最大化的消滅敵人,徐允恭只能這麼用他的便宜職權。
等徐允恭安排完堵壩、洩洪,已經是兩天之後的事了。來原武的這一路,眼見洪水掠過的景象,哀嚎之聲不絕於耳,心情就更是沉重了。
“稟大將軍,此一役殲敵七萬,俘虜七千,萬餘名燕軍士卒,或隨燕庶人北逃,或失蹤。”
“俘虜燕軍將領,張武以下十三人。燕軍逆將-徐增壽,與百餘名士卒,還在西箭樓抵抗!”
城都拿下了,一個區區的西箭樓,常茂還不能拿下?難道徐增壽,比跪著地上的這些人更能打?
不是的,徐增壽之所以上天無地,入地無門,就是因為徐允恭下了令,不許他投降。在徐允恭固有的思維中,燕王走到今天這般,跟徐增壽等人有著直接關係。
如沒有他們日日在身邊進讒,曲意逢迎,蠱惑其心,行此叛逆之事,河北、河南也不至於遍地狼煙,哀鴻遍野,所以這筆帳,得記在他們的頭上。
別人自有國法處置,可徐增壽是他的弟弟,徐允恭身為大將軍,受陛下隆恩至斯,必須為三軍做下表率。陛下能下旨,擒殺朱棣,他就能殺了徐增壽。
而心知自己死期將至,求活無路,箭樓上的徐增壽,也如瘋魔了一般,破口大罵。
“徐允恭,徹頭徹尾的偽君子,永誠最忠誠的狗,你來了!”
“什麼狗屁大將軍,什麼儒將之風,都是唬人的。”
“來,你自己從城頭往下看,因為你死了多少人!”
可面對徐增壽歇斯底里的控訴,徐允恭僅僅冷了回了一句:“一將功成萬骨枯。”
對徐增壽,他不想廢太多的話,看到父親的面上,徐允恭允許他挑一種死法。要麼被燒死,要麼像男人一樣,拼殺一番。
反正,徐允恭今兒手持“判官筆”,他是橫豎都得死。哪怕是佛祖降臨,也救不了他。
“徐允恭,你,你看不起我?”
“你怎麼敢看不起我?你個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