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五章 碰巧了!,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劉奉義的小院出來,朱雄英拒絕乘輦,打算散散步,醒醒酒。說巧不巧,正巧碰上來送魚蝦的水師官兵,而領頭的正是黑將軍-花煒。
黑將軍這個美號,原本是他爹花雲的,花煒也是在參軍之後繼承來的。且參軍後,一直在水軍供職,累進為水軍衛指揮僉事。
擺手示意其免禮後,朱雄英笑道:“花煒,你個指揮僉事來幹這活計,是不是屈才了!”
擦了擦額頭上汗,花煒恭聲回了一句:“臣幹什麼都行,有事做可以了。”
恩?這傢伙外表看起來憨厚,可卻是話裡有話,什麼叫有事做就行了,水軍已經閒到連高階軍官都沒事作的程度了?
“在朕面前耍滑頭是吧!”
“不敢,臣不敢!”
意味深長的瞧了他一眼,朱雄英便抬了抬手,示意其跟著走走。
“花煒,水師就一點正事沒有?”
朱雄英這話問到了點子上,自洪武三年,朝廷試行禁海事開始,水師的地位就開始逐漸下降。
洪武二十一年,信國公湯和又受命在江浙沿海一帶設衛所五十九座,選丁壯三萬五千人築城,防禦沿海倭寇襲擾。
自此之後,水師的作戰任務完全被搶光了,更無事可做了,除了巡視江面,幫著輪輸轉運軍資糧秣,偶爾跟河防營剿個海匪,那就算是過年了。
想當年,渡江戰役,鄱陽湖水戰,水軍都是一等一的主力。可惜,自古華夏重陸戰輕水軍,花煒等水軍將領也只能隨波逐流,幹掉小活打發日子。
“朕要是沒記錯,駐紮在新江口的戰船就有四百艘,還四百艘運糧的漕船。”
皇帝能把戰船數字說的如此準確,這不正說明,他對水軍還是很看重的嗎?花煒眼睛不由一亮,鄭重其事的向皇帝稟告,新江口水軍駐地的情況。
為水軍張目的機會可不多,花煒還詳述了明軍水軍的實力:目前為止,明水軍各部,擁有艦船三千五百艘,其中戰船兩千艘,巡船一千五百艘。
此外,還擁有數量龐大的,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及大小修船塘七個,帶甲士卒近二十萬。
大型的福船、蜈蚣船、封舟、趕繒船;中型的海滄船、車輪舸、蒼山船;輕型的蒼山船、赤龍舟、火龍船、子母船、連環船、鷹船;以及最小的網梭船,可謂應有盡有。
“陛下,騎兵部隊能馳騁陸地,我等水軍更為陛下縱橫海洋!”
“這天天閒著沒事釣魚玩,大白饃也不好意思,往嘴裡吃啊!”
別看花煒是粗漢,但到底沉浸官場幾十年的老油條。他先是表達讓水軍捕魚非用軍正途,隨即又把責任都攔到自己頭上。
朱雄英明白,常升是東閣大學士,是天子的舅父,位極人臣,支使水軍也是分內之權。疏不間親,為官之道,花煒也算是悟透了。
“花煒,令尊花雲不屈而死,乃我大明忠臣。你也是少小從軍,幾十年如一日,謹守職責。”
“作為水軍大將,你告訴朕,禁海令,到底對不對!”
見皇帝的臉上並無異色,略微思慮了一下,花煒站在水軍將領的角度,闡述了他對洪武朝禁海事的看法。
作為軍人,花煒崇尚的是進攻主義,所謂禦敵於國門之外,予國內百姓安康。朝廷在洪武朝,逐步完善禁海令,其實就是堅壁清野,讓海盜、倭奴無財貨可奪。
好處有,東南是朝廷賦稅重地,保證東南沿海的安定,既能使百姓安穩的度日,更能讓朝廷穩收稅賦,調撥出錢糧,對中原用兵,保持對北元在軍事上的壓力。
可漏洞同樣存在,敵人來了,被動的防禦,說白了就是等著捱打,大明海防線漫長,處處設防,也處處都是漏洞。
老百姓常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