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六章 阻塞言路的後果!,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孝陵、東陵工程,主體已經完成了,但各種配套工程,還在陸續的修建中,所以便需要大量的工匠,工部奉旨也從各地抽調了一批,以支援兩座帝陵的建設。

這本是一項非常正常的差事,卻沒有想到竟然出現匠人逃亡的惡劣事件!

當然,匠人逃亡的根源,還得從大明凡雜的戶籍制度說起。拿匠人制度來說,匠戶分為輪班匠、住坐匠兩類。

輪班匠每年要輪流到官營手工作坊服役,每班是三個月。但在官府有大工程的情況下,官府往往將以後的年份通算在內,這樣便可幾年之內,讓他們連續服役,而不讓回家。

住坐匠則是每月赴官營手工作坊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則需出銀一錢由官府另僱他人。

本來,匠戶除了服役之外,其餘時間可以自由工作,憑藉手藝養家湖口。如今,應天有大工程,從各地呼叫工匠,已經是不容易了,而為了保證工程延續,工部常常不讓輪班匠回原籍。

工匠本來靠手藝吃飯,如今在應天服役,朝廷不但給工錢,好的時候還能給一些鹽糧,賞賜一些衣物,這也是好事。

但這些東西,只有在工程能如期完成時才能兌付,而這期間,匠人們等於是沒有收入,不僅全家要跟著勒緊褲腰帶,還要忍受官吏及工頭的打罵與盤剝。於是,逃亡是他們無奈的選擇。

工部把在彈劾孝陵衛、東陵衛翫忽職守的時候,朱雄英便下過旨意。不論輪班匠,還是住坐匠,不準苛待、盤剝。飯食、衣服一律由官家供應,且於二陵之處設醫所,為匠人們看病療傷。

另外,匠人的餉銀該由七日一發,讓他們有足夠的錢,去養活家人,且由官府驛站負責,將他們餉銀髮放到家屬手中。匠人們也焦躁的情緒,也漸漸消退。

而逃匠,就沒辦法了,得按規律辦,抓住了杖八十。也準了工部所請,著刑部、錦衣衛派員追緝。

可下面的人,辦事走了版,拿著雞毛當令箭,跑到下面插旗放炮,殺人放火去了!這是辦差嗎?這是他媽的官逼民反去了?

誰給他們的膽子,誰給他們的權力,誰給他們的撐腰?

面對怒火中燒的皇帝,劉璟等臣工都低著頭不語,真要論起來,這些辦差走樣的人,真正的依仗,不是刑部、錦衣衛的腰牌,而是皇權。

江西布政司上報的這幾個傢伙,都是微末小吏,在朝連見皇帝的資格都沒有。可領了差事下去,他們就成了天使,知府見了都得彎腰伺候著。

可這沒人說話不成啊!回頭瞧了瞧諸同僚,劉璟還是先站了出來:“皇上,這辦差走樣的,畢竟是少數,其他布政司,不是挺好的嘛!”

“挺好?你劉仲璟哪兒看出來好的,啊?”

重重地拍了下御桉,朱雄英指著刑部尚書-夏恕,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宋忠三人,沒有他們恣意放縱,下去的那些人敢嗎?

這知道的,是匠人逃役,不知道還以為皇帝修祖墳,虐待工匠,逃跑就追殺到原籍呢!這話傳出去,傳到那些與其面和心不和的藩王耳中,他這個天子顏面何在!

“派周原去,把那十一個人給朕逮回來,再把苦主們給朕客客氣氣的請到京城來。”

“這桉子,朕親自過問,朕倒要看看,是誰給他們的狗膽!”

另外,叫他們來,朱雄英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戶籍制度,必須提上日程,要當成第一要務來辦。除了軍戶之外,所有的都要變,而且要在最短的時間,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對策來。

“皇上,其實改良戶籍制度不是問題,有旨意,這些都好辦。”

“可難得是,那些在洪武朝被充軍發配、墮入樂戶的人。”

洪武一朝,大桉頻發,三十一年來,被處理的官員,高達數十萬人,而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