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身份離奇!,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涼山
唐敬遠和周原正為桉件頭疼之時,朱雄英驅馬趕至清涼山,此山位於應天城西,乃是丘陵崗,山勢橢圓,與石頭城遙相呼應,一雄渾壯闊,一寧靜深沉,互為映襯。
老話常說,鐘山龍蟠,石頭虎踞,這虎踞指的就是清涼山,山下有著名的虎踞關、龍蟠裡。南唐、趙宋一直都有帝王避暑行宮在此,至大明開國-沿用。
洪武二十九年,朱雄英任監國,下敕修繕石頭城江防,同時改建清涼山行宮。尤其是這清涼山行宮,耗資、時間頗大,修成的竟然是個書院不書院、軍營不軍營的東西。
洪武三十一年九月,朱雄英下旨,選十至十六歲,英烈軍戶遺子,一萬九千名,按小旗待遇入營,親賜名曰:大明軍事學院。以開國公-常升兼領祭酒,靖邊候周興為監丞。
與國子監的監生,必經科舉得官入仕,這裡的學兵,只要學訓滿五年,即刻以總旗身份入營,成績優良者賜-把總,成為低階的軍官。
這可是一條入仕捷徑,許多邊軍的將士,在軍中服役幾十年,退役的時候,也不一定熬個總旗,這是朱雄英專門為軍戶和陣亡將士子弟而設。
望著滿山的翠竹及那口“還陽泉”,朱雄英不由在心中沉吟:嘉靖命督學御史耿定向在清涼山東峰建崇正書院,講學課徒,有教無類。
而他的到來,不僅截了胡,而且還推倒了行宮左右的寺院,在這梵音陣陣之地,改行武事,每日刀槍碰撞。即糟蹋聖人,也糟蹋佛祖啊!
忽然聽到一陣喝罵之聲,朱雄英不由皺了皺眉頭:“何人喧譁!”
傅忠應聲了去檢視了一番,跑回來稟告:乃是開國公常升,正在毆打一位醉酒的老卒。
啥?有意思!朱雄英的三位舅父,唯有常升沉穩睿智,有儒將之風,哪怕戰事在緊急,失態再嚴重,朱雄英也沒見他動過火氣。
這老卒能耐啊!能把他撩撥的臉體面都不顧了,這麼難得趣事,不看一看,實在可惜。
“混賬羔子,喝喝喝,你怎麼不喝死呢?”
“就你這般的豬狗,白吃了幾十年軍餉,你這樣的也配為人父?”
常升是又打又罵的,可那老卒就是躺在地上,抱著那酒壺,痴痴的笑著,就好像得了什麼癔症。更有意思的是,那老卒穿的還是一身紫花罩甲,還是個百戶。
“聖駕至!”
傅忠這一嗓子,把事徹底攪合了,要不是看他是自己的姑父,朱雄英真想給他一腳。
“臣常升恭請聖躬金安!”,話間,還不忘踹腳邊的老卒一腳。
呵呵,“武英殿大學士,建威將軍,開國公,朕的舅父。無故毆打一百戶,太奇怪了吧!”
話間,扭頭看向那老卒,繼續道:“既然這百戶衝撞了舅父,那就磔殺算了!”
瞧了瞧聖上的臉色,傅忠總算是機靈一回,上前拽著老卒便走。
方才,恨不得打死老卒的常升,卻叩頭不止,連連求情,求皇帝刀下留人。並將一切過錯,都歸咎到自己身上,袒護之情溢於言表。
朱雄英這還未說話,便見到不遠處一藍袍獅子補的武將,連滾帶爬跑過來。一邊磕頭,一邊哭著求情。
“劉晃?”
此人,朱雄英還真認識,原是常升的親兵百戶,後隨朱雄英西征、北伐,屢立戰功,累功至正五品-武德將軍。因其文武雙全,冷靜果敢,學院初建之時被授予博士之職。
“正是臣下!臣父無狀,衝撞了聖駕,的確罪該萬死。”
“可臣身為人子,怎麼坐視父亡而不顧,臣願代父死!”
原本就是個玩笑,可劉晃這一磕,反而弄成了衝撞聖駕之罪。苦笑兩聲後,朱雄英擺了擺手,稱只是與開國公開玩笑而已,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