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陽開泰,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朝新晉的官吏中,最讓朱雄英滿意的,就是永誠元年的第一甲的胡靖、王艮、李貫。這三人寫的一手好文章,也皆是經世致用的大才。

按照禮制,他們是要到翰林院當編修歷練;可朱雄英愛才,直接把他們安排到了通政司,跟著景清歷練,也算小有成績,所以被梅殷、楊靖舉薦隨駕。

可楊士奇,卻舉薦了科舉中,成績一般,落在二甲的楊榮、楊溥。誇楊榮謀而能斷,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楊溥性警敏通達,善於察言觀色,通曉權謀。

聯想到那個“時間線”三楊的大名,朱雄英還就選了楊榮、楊溥,並指明讓他倆給劉璟打下手,參與機務。......

十日後,湖州府境,靜山

岷王-朱楩,殿前副指揮使-傅忠,忙著安排紮營,雖然不是在打仗,但涉及御駕,他們還是按照戰時標準執行的。前後左右,深溝拒馬,都安排的妥妥當當。

楊榮自認為遊學數年,通曉軍務。也一直認為深宮大內的侍衛,都是功勳子弟,擺擺樣子還行,真拿出來未必行。

可今兒,他必須說,自己的確小看這些少爺兵了。根本不用組織,軍官、士兵,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

瞧兩楊這倆新丁跟好奇寶寶一樣,朱楩微微一笑:“別以為,什麼人都能給皇上當親兵。”

這次隨行的五千人,可不僅是功勳子弟,或家世清白的良家子。有從皇帝圍剿賀蘭山,也有參加西征,或北伐的,個個身經百戰。

在野戰的情況,這五千人,硬撼兩萬軍隊根本不是問題。所以二楊說隨行的軍隊少,根本不是少,而是沒必要帶那麼多。

當然,這並不是大明最精銳的部隊,要是換成濮璵的軍隊,或者西軍的鐵甲精騎,可就不是不場面了。他們就不是人,而是一群嗷嗷叫的狼。

“行了,想熟悉大明的軍隊,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去吧,陛下在大帳等你們呢!”

朱楩是沒看出來,這兩個比皇帝大兩歲的書呆子,到底有什麼能耐。不過,既然皇上喜歡,他也不多問,儘量保持善意就是了。

而二楊進帳之事,文淵閣大學士-劉璟,正在與皇帝對弈,而皇帝見二人進來,也只是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免禮、近前。

“廓清海域,消滅倭寇海盜,朕不擔心。”

“消滅倭寇,護衛航道,海軍的水師,也能忙過來。朕要的是滅其國,為大明枉死的百姓復仇。”

“楊士奇說,你們都是有辦法的人。給朕出出主意,提的好,你們就不用當那個勞什子翰林了。”

唯才是舉嘛!要的是才幹,朱雄英對魏武三詔令有著獨到的偏愛。但凡想他手裡拿官的,都得抖落點什麼,否則狀元公也沒得談。

楊溥試著問道:“陛下,您當真的?”

這話問的就有毛病,敢情咱這個皇帝,沒事閒的,找你們逗悶子呢!

瞧朱雄英點頭,楊溥恭聲進言,對倭國,大明還不甚瞭解,暫且就將他們的國力,與朝鮮大致相等來說。

攻伐這樣的國家,只要明軍能保證登陸、補給,攻下倭國,只是時間的問題。楊溥清楚的認識到,皇帝對倭國恨,絕不是亡了國,就能消氣的。

楊溥不知道皇帝哪兒來的氣,可他對大明攻下倭國後,對治理倭國,有些淺淺的建議。

其一,圈地令:凡圈田所到,田主登時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

其二,投充法:投充是圈地的後續,圈地之後產生的流民,盡數沒為奴隸。

其三,逃人法:凡流民,或倭軍流兵,有隱匿逃人者斬,其鄰佑及十家長、百家長不行舉首,地方官不能覺察者,俱為連坐,逃亡三次者處以絞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