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二章 老子要當兵!,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閣
半個月來,朱雄英每天都要東閣來,查閱備戰進度,同時聽取海軍軍事學院的正副祭酒,航海侯張赫、舳艫候朱壽等海軍諸將的戰略預想。
陸地作戰,攻城掠地,千里奔襲,朱雄英都能信手拈來。可海上作戰,他是門外漢,張赫、朱壽都是老碼頭了,有他倆兜著,讓人放心。
江陰候-吳高、俞靖、俞端、趙破虜、華興、廖鏞、廖銘等海軍將領從旁協助,一起規劃出了縱橫幾千裡,陸地、海洋、島嶼作戰的宏偉計劃。
這是明軍建國以來,第一次組織規模如此之大的海上作戰,也是明軍揚威海外的第一戰,必須慎重,決不能重蹈元朝遠征的覆轍。
說到元朝徵倭,張赫來了精神,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朱雄英微微一笑:“來來來,航海侯,朕與諸將聽你一堂課。”
拱了拱手,張赫清了清嗓子,走到沙盤前,講起兩次元朝對倭作戰的始末。......,至,至元十八年八月一日遭遇大風,損失大半,諸將先行撤退,殘餘元軍被殺或被俘。
“洪武初年,倭國使團來應天,他們把傾覆元軍的大風稱為“神風”,還衍生了一股什麼神國思想。”
“甭管那些羅圈腿怎麼吹,咱們得吸取教訓。海上作戰,水紋、潮汐要放在首位考慮。......”
除此之外,那就是補給港。是,從目前來開,廓清海上的匪患,以泉州等港口,完全可以滿足作戰的需求。
但要揚帆出海,既要考慮陸上補給港,也要考慮海上距離。最短的航程,才能最大保證成功的機率。雞籠山,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
而且,擴建雞籠山的港口,也在肅清海域的作戰中,多提供一份保證。等第一階段的戰事結束後,港口也將擴充完畢,可以為第二階段的渡海作戰提供強大的保障。
張赫今兒是好好吊了一把書袋子,臉上盡是得意之色,在海軍學院時,他可是沒少跟跟學兵們暢想,大型渡海作戰的各種條件。
......,張赫說累了,他的老搭檔-朱壽又開始補充。總而言之,海軍作戰不能只考慮一次作戰,沿海各重要的島嶼,都要進行合理的布控,為作戰、補給、示警等等。
“過去啊,朕總是聽涼公說,兩位老將軍懷才不遇,白瞎了一身水戰的本事。”
“這些日子來,朕是看出來,此言不虛!”
張赫和朱壽,這輩子最煩的就是聽別人說他們老,誰提跟誰急。可物件是皇帝,他倆可不敢跟藍玉一樣,想說啥說啥。
但老這個問題,老哥倆的說明白了,他們可不老,每天早上,還能帶著學兵出操呢!
尤其是朱壽,拍著胸脯說道:“陛下,我們哥倆比這些小兔崽子靠得住,您還是讓我們掛帥好了。”
被人說成小兔崽子,還要搶他們位置,吳高、俞靖等“花都要謝了”海軍將領,當然不是心思,臉子也直接撂了下來。
可還沒等他們發作,外面就傳來了一陣嘈雜之聲,眼見皇帝有些皺眉,藍玉趕緊對書吏擺了擺手,讓他去看看,誰這麼不懂規矩。
等書吏去而復返,回稟的內容,把所有人都逗樂,東閣舍人-湯昱被倆虎頭虎腦的小孩給纏住了。
藍玉冷哼一句,隨口喝道:“哪兒來的孩子?亂搞!讓湯昱滾進來,向陛下請罪。”
湯和年輕時,何等的英雄,那可是明軍中首屈一指的大帥,可這個孫子竟然是悶貨,三腳踹不出一個屁來。沒藍玉給他開後門,東閣舍人,也輪不到他。
藍玉念舊,本想著培養幾年,再放出去歷練一二,當不了大將軍,當個都督同知也是行的。可他弄這麼一出,讓藍玉以後怎麼為他說話。
“唉,涼公,生什麼氣!湯昱是老實人,你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